大会发言
您当前位置: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应对社会老龄化

发布日期:2020-09-10 10:21:09     文章来源:莲都 访问次数:

叶良成委员代表民盟莲都区委会的发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首个老年人口超2亿的国家。我区2012年老年人口6.5万,在总人口中占比16.5%,其中独居或空巢老人达25.8%。有56%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模式,有15.6%老人选择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有9.4%老人愿意进养老院。

人们对养老福祉期盼值的日益升高,加之平均寿命延长、居家养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养老机构床位供应能力不足和养老成本的持续增加,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一床难求的现实很难短期内得到改观。而在莲都,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起步迟、不配套。2012年才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社区的老年人活动室、洗衣房、谈心室等设施,与老人集中居住区域、与社区其他服务衔接配套不到位,养老服务设施使用不够便利。同时,96345市民服务中心的老人语音信息联动功能不全,信息平台与服务机构共享方面难以实现应急保障。

二是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强、不全面。目前尚未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综合性服务或托管型服务,未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96345市民服务中心仍依托加盟企业或个人,为老人们提供家政类为主。没有达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且惠及面窄、综合服务功能不强,老人陪护料理、心理慰藉、送餐购物、应急救护、定位信息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问题尚未解决。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数量少、不专业。社区人员整天忙于繁杂事务,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依托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志愿者等组织。由于社会化养老专业服务组织没能实际参与,加之受制于各种条件限制,居家养老服务则依托市场提供的家政服务、保姆照顾等为主,且服务人员不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老人很难在居住的社区得到及时、低廉、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四是政府扶持政策较欠缺、不到位。政府还没有出台扶持社会组织投资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还不能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需求,也缺乏专业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很难到位。

为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完善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强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在为社区特殊群体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从“兜底型”保障基本向“适度普惠型”服务过渡,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待。二是制定养老行业配套政策。采取民建公助等形式,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居家为老服务组织,将居家养老服务从政府行政行为逐步转化为社会管理职能。三是加强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在老人比较集中的社区,通过置换、调剂、购买等方式,解决老人日间照料服务用房。

二要搭建平台,构建模式各样、层次多元、资源整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一是创办社区老年人照料服务中心。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牵头,动员社区老年协会、志愿者提供日托照料、送餐洗衣、家政陪护、送医购物、阅报上网等服务,或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保健康复和治疗等服务。二是以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合股经营、合资合作、会员制等方式,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其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服务;要依托96345市民服务中心,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市区15分钟为老服务圈,并与医疗急救、金融网点、网络电信、法律援助实现联动。三是依托“96345”市民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开通“一键通”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和低偿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三要密切协作,落实责任明确、操作有效、规范有序的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要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领导,分级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抓好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和监督,强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考评;明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项目、对象以及等级,合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列服务活动。各单位要协助社区服务居家老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