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工作简报第四十九期
作者:   来源: 莲都   发布时间: 2020-07-30 01:45:52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

工 作 简 报

 

 

49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29

 

 

本 期 目 录

 

 

 ● 莲都区举办“做绿色垂钓者当义务治水员”公益活动

 ● 莲都区“六措并举”清三河强力防反弹

 ● 莲都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通过省防指考核验收

 ● 黄村乡对水库流域进行年度考核

 ● 区人力社保局访企业晓实情 促共治

 ● 简讯三则

 

 

莲都区举办“做绿色垂钓者当义务治水员”公益活动

 “绿色垂钓者QQ群是由莲都区万象街道首先倡导发起的一个公益性环保QQ群,他们以做绿色垂钓者,当义务治水员为口号,号召更多的钓友参与文明垂钓的行列,倡导环保理念,开展文明垂钓劝导和清理钓点垃圾活动,目前已有群成员200多名。

 在丽水网、丽水信息港连续发布《文明垂钓倡议书》、《致广大钓友的一封信》、《美丽的南明湖在哭泣》、《滩坑钓鱼记》等多个环保贴子,引起了广大网友和垂钓爱好者的强烈反响,一个文明垂钓行动开始在丽水垂钓圈子里传播。

 在20141129日的好溪堰毒鱼事件以及127日在丽阳坑开展放生洁水鱼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网络护鱼行动绿色垂钓者QQ群的群友们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建立至今不到半年,已开展活动20多次,几乎每周都有行动。今年3月开始群内发起一袋行动,要求钓友开展清理钓点垃圾行动,并逐渐养成文明垂钓的良好习惯。他们定期与丽水各地垂钓群钓友开展联谊活动,共同倡导环保理念。今年314日他们与青田钓友在北山联谊,418日与景宁钓鱼协会共同开展活动。主办方在QQ群里发出倡导,号召钓友们争当义务治水员,随时监督河道情况,及时举报河道污染、毒鱼、电鱼等行动,助推五水共治工作。(万象街道)

 

莲都区“六措并举”清三河 强力防反弹

 为巩固“三河”治理工作成效,进一步将“三河”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有效杜绝已治理“三河”出现反弹反复,我区根据河道治理实时情况,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各地的意见和建议,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坚决阻止黑河、臭河、垃圾河情况再次恶化或反弹。我区采取“六大手段”,力保“三河”不反弹。

 一、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度

 一是制作发放“五水共治”宣传资料,借助媒体引导民众。根据通俗易懂的原则,将“五水共治”的精神要求、规章等编印成《“五水共治”知识问答》小册子,发放到各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在市区繁华地段或广场、各中心镇、村举行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并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作用,依托短信、微信、微博、办公助手、农民信箱等载体,让民众认识“治水”,了解“治水”;二是协调发动所辖行政村、社区全面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栏、悬挂标语、文艺表演等多形式宣传“五水共治”。组织宣讲队,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零距离”宣讲,宣讲“五水共治”的意义和重要性,动员广大村民投工投劳、投身“五水共治”工作,组建村民文明劝导队,每天对本辖区内的河道进行巡查,对向河道乱弃乱堆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教育。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市民代表座谈会,宣传“五水共治”的意义、差距以及工作措施,特别是讲深讲透“五水共治”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和群众参与的渠道和做法,引导广大群众做好“五水共治”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二、厘清职责,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一是加强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治水。联系部门间合作,拟办部门之间座谈会,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的沟通,组织召开协调会等形式,对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无人保洁的区域,抓紧明确职责范围,限期整改,限时保结。二是提升观念,增强广大民众环保素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提升环卫意识,不要乱弃农药瓶等垃圾。同时,加快建设农残废弃物集中处理池,统一收集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农残废弃物,避免因农残废弃物乱扔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探索建立以村为单位建立集中有害垃圾有偿回收点制度,在农业生产集中的碧湖镇等地先行试点。

 三、全面治理,科学谋划合理监管

 部分垃圾河河道清理不到位,干渠清了,支渠未清或中心村清了,自然村未清等,针对问题我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建专门小组科学治水。通济堰既被列入垃圾河,又被列入黑臭河,是治污水的重点和难点。首先,碧湖镇政府和相关联系部门掐准时间表,对照路线图,分段负责、分片包干,试行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民动员,加快推进干渠以及支渠的清理工作,同时,对于清理出来的淤泥、垃圾要及时清运,避免再次污染;其次,强化技术保障,建立一支有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对通济堰清淤方案进行科学谋划,对通济堰整治进行专业指导,对节点治理亲临指导,对治水干部群众开展业务培训。特别是清淤工作的进度,要赶趟;对清淤作业方式,要改进,运用新的技术和机械进行清淤;对施工单位,要安全,定期对施工方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避免在整治过程中出现破坏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现象。

 四、保障经费,因地制宜长效保洁

 保障措施不到位,经费保障不足,设施保障不够等现象,针对问题我区实行:一是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区级垃圾河整治工作经费保障,整合农村保洁各类资金。科学测算、统筹安排垃圾河整治资金。加大对通济堰等重点河道整治的资金保障力度;落实城郊村河道保洁经费;对农村河道保洁要根据保洁范围,合理追加保洁经费;河道整治经费要及时下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治水项目。弥补资金不足。二是完善设施布点。要综合考虑区域面积、人口密度、垃圾排放量等因素,科学测算、合理布局设施。一方面,各村要合理放置垃圾处理、临时堆放设施,规划合理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另一方面,垃圾要分类堆放,生活垃圾放于指定的垃圾堆放点,一村指定一个远离河道管理范围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将堆放的建筑垃圾定期覆土美化。

 五、健全机制,社会媒体共同治水

 我区治水办在“五水共治”中落实建立了全民参与机制、媒体监督机制、督查考核机制三项机制,通过举报电话、QQ、微信等曝光平台,发动群众寻找垃圾河,及时披露不文明现象、不文明行为,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市电视台设立了莲都区“五水共治”曝光台,通过随机抽查、现场督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五水共治”的监督力度,对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曝光。并且每月对垃圾河整治情况进行督查交办,并对督查结果进行公布。

 此外,我区所辖河道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制定出台《莲都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办法》,在河道保洁中切实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河道日常保洁队伍、二是河道巡查监督队伍,确保河道有人清洁、有人巡查,真正将区域内三河工作抓好抓实。我区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长效保洁制度,对莲都境内主要河道瓯江干流、宣平溪、小安溪、好溪、松阴溪等几条大的溪流,采取面向市场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实行长效保洁,目前已全部招标完成。

 六、组织督查,及时交办杜绝反弹

 根据区委林健东书记“三个一遍”(所有河道保洁情况巡查一遍,所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一遍,所有村庄保洁情况督查一遍)的要求。42日至12日,区委区政府组织对全区洁净村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治理等三项重点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查。采取区级河长联系部门重点督查、乡镇(街道)自查、治水办抽查的形式,对全区大小河流共计799条,其中重点河道108条,包括41条区级河长河道进行检查,按照108条重点河道为抽查督查对象,共计抽查了98条河道,抽查率为90.7%,包括了我区所有乡镇(街道)。同时要求各个部门上报巡查反馈。(区治水办)

 

莲都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通过省防指考核验收

 42223日,省防指会同丽水市防指成立考核验收组,对我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组采取随机抽查的验收方法,确定镇村考核对象,并实地检查了莲都区本级、紫金街道及水东村、塔下村和雅溪镇及潘百村、上陈村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通过查看现场、翻阅台帐、电话抽查、责任人访谈等方式,对照考核验收标准逐项进行了考核评定。

 经考核评定,莲都区本级、紫金街道及水东村和塔下村、雅溪镇和潘百村、上陈村的Ⅰ类项目均为合格;Ⅱ类项目合格率分别为区本级86.2%,紫金街道89.3%,水东村84.2%,塔下村84.2 %,雅溪镇85.2%、潘百村84.2%,上陈村84.2%,均达到80%以上。423日考核验收组同意莲都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通过考核验收。

 我区被省防指确定为2015年必须创建完成的省内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县市区之一,并列入2015年省政府五水共治重要工作考核目标。2014年以来,莲都区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真抓实干,自加压力,全力推进,率先于2014年完成建设任务。此次考核验收,省防指对我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特别是村级责任人的思想认识程度、预警设施建设、避灾场所全覆盖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阶段,针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区将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坚持长效管理、坚持资源整合、考核强化,全面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体系在防汛防台工作中的作用。(区水利局 叶雪军)

 

黄村水库流域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验收

 201542324日,黄村水库水源保护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莲都区政府、缙云县政府、供排水公司、水资源公司,在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建设局副局长周兆金的带领下,对黄村水库流域的黄村乡、方溪乡、石笕乡及大洋镇,就2014年水源保护工作组织领导、管理制度、设施建设、污染控制和水源保护等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年度考核。并根据《关于上报2013年度玉溪和黄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污水收集处置项目的通知》(丽建发〔2012188号)的文件精神,对缙云县黄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进行验收。

 考核小组一致认为,2014年度水库流域四个乡镇均能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结合库区流域实际,为辖区内的水环境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各乡镇在继续抓好生活垃圾治理的前提下,以大力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水源保护工作,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水源保护区各村普遍实行门前卫生三包制,对家禽、家畜实施圈养,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2014年度水源保护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实地察看工程现场后,项目验收小组对建设管理、设计质量、施工管理、竣工档案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并提出整改意见。验收组一行充分肯定各乡镇所做的工作,指出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要以此次验收为契机,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有关单位各自履行职责,保证治污工程的长期正常运行,使这项实事工程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黄村乡)

 

区人力社保局访企业晓实情 促共治

 近日,莲都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杨雪琼带领“治水”工作指导员一行赴碧湖南山工业园区走访浙江速成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旨在倾听企业民声、共商绿色发展、助力五水共治。

 本次走访通过实地考察、开展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对企业用水、排水、节水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今后企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一是开展检查督成效。通过现场考察,了解了该企业工业用水情况和员工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并对前期提出的治水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该企业工业废水、污水已统一由南山园区管道污水集中处理,排入污水处理厂。二是深入座谈晓实情。在会议室,召开了由企业部分中层干部、部分基层干部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认真听取了该企业在生产发展、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对下一步开展治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杨学琼副局长表示,我局将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大力支持企业继续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三是理清思路助共治。我局“治水”工作指导员为企业负责人和部分中层干部详细介绍了2015年我区“五水共治”工作的重点及省、市目标任务,广泛宣传要树立企业绿色生态文明意识,提升企业投身“五水共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及时理清思路、制定阶段性整改方案,争做“治水”企业“排头兵”。(区人力社保局)


 简讯四则

 

 好溪堰水系万丰小区旧住宅区改造工程获区发改批复。近日,万丰小区旧住宅区改造工程获区发改批复。批复明确,万丰小区改造区域总面积4.7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80.8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沥青道路0.90万平方米、高压水泥砖道路0.71万平方米、污水管网全长4.2公里,雨水管网全长5.19公里,绿化面积0.089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管线综合工程、路灯工程、电力工程等附属工程。下步将编制万丰小区旧住宅区改造工程施工图,计划于20159月开工建设。(区建设分局)

 

 丽新畲族乡吾赤口防洪堤工程动工兴建。近日,总投资250万元的丽新畲族乡吾赤口防洪堤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吾赤口村位于瓯江水系宣平溪吾赤坑支流上,本次工程新建防洪堤长398.03米,加固防洪堤长1049.54米,新建亲水平台长179.29米,新建堰坝3座。这一工程建成后,将提高吾赤口村的防洪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使其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同时为沿河两岸的景观改造创造条件,改善区域水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丽新乡 李媛丽)

 

 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改造提标工程通过“三同时”验收。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改造提标工程系由环卫局实施的项目,该工程于20126月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并由市环保局(丽环建〔201287号)审批,工程设计能力为一期渗滤液日处理300吨,201310月投入调试运行。

 日前,莲都区环保分局组织了相关部门,专家、业主、监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等人员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了有关介绍,查阅了相关材料、台账,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符合验收程序要求,同意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改造提标工程通过“三同时”验收,并提出了整改要求:一是要求业主做好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二是做好相关台账,并且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处理。(莲都区环保分局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