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已归档) | > 工作简报 |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
工 作 简 报
第15期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7月23日
本 期 目 录
● 区两条黑臭河之一的小山坑黑臭河整治初见成效
● 区建设分局“五水共治”力抓住宅区源头水雨污分流
● 区供销社开展“五水共治”巡查行动
● 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合力保障“五水共治”
● 简讯四则
区两条黑臭河之一的小山坑黑臭河整治初见成效
大港头镇小山坑流域全长6.49公里,从上庄村流经小山村、大港头村和河边村3个村汇入瓯江大溪。因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周边畜禽养殖场污水、农贸市场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小山坑淤泥堆积黑臭,被列为莲都区两条黑臭河之一。
为加快推进该河整治,该镇结合中小河流整治项目(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联通试点大顺坑项目),于4月初对小山坑流域河边村段先行动工清淤,清淤治理内容包括河道淤泥清理、岸坡整治、河岸建筑垃圾清理等。5月底,清淤工程基本完工,小山坑流域河边村段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此次清淤工程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打捞河面垃圾5吨,清理淤泥10万立方米。同时,由大港头镇安排专职保洁员4名,对河道存在的垃圾等进行清理,做到全天保洁。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小山坑流域综合治理:一是推进镇区生活污水的治理。结合大港头镇镇区截污纳管工程,对镇区所有农户的生活污水和镇区农贸市场污水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目前镇区截污纳管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审查,预计9月启动实施。二是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水整治。小山坑流域有5家畜禽养殖场需整治,目前都已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预计7月底前能够完工,实现达标排放。三是推进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结合“洁净村居”创建工作,强化宣传引导,完善垃圾收集设施,加大保洁巡查密度,确保河道长效保洁。 (大港头镇)
区建设分局“五水共治”力抓住宅区源头水雨污分流
根据市、区两级政府“五水共治”的工作部署,莲都区建设分局从抓规划入手,为“住宅区源头水雨污分流”的全面推开铺好局、起好步,并从四个方面做好住宅区源头水雨污分流工作。
一、统筹谋划,牢牢把握治水方向。2014年3月中旬编制完成了《市区住宅区和城中村污水收集规划方案》,计划在2013—2017年对市区住宅区和城中村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源头水雨、污分流,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改造雨污水管225公里。针对丽阳坑、好溪堰“河长制”工程治水实施方案,研究出台了水系周边住宅区污水治理方案,明确了治水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为全面铺开工程治水制定了时间表、下达了任务书。
二、重拳出击,全力推进源头水治理。一是与路教活动相结合,居民助推治水。如将小区的雨污管网改造方案多次以“评审会”、“意见征求会”形式,征求小区居民意见。针对永晖新村改造中居民反映意见较大的饮食店油污改造问题,因地制宜对饮食店铺设了单独的污水管道和隔油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得到了居民赞誉。二是与市区两改相结合,科学推进治水。坚持将雨污管网改造与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提高了小区改造成效。如将同乐小区的阳台废水排放方式由“高射炮”改造为废水立管单独收集,提高了污水收集率,改善小区环境。三是与创卫创建相结合,长效推进治水。将小巷里弄的排水管道、窨井等纳入日常市政设施巡查范围,建立日巡查、周反馈、月考核制度,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创卫期间,共疏通排水管道15000米,修复井盖30多处,使小区排水设施经受住了强降雨的考验。
三、加快建设,治水项目稳步推进。至目前,市区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4个,共铺设雨污水管23.9公里,新建化粪池43个,新增人工湿地1个,共完成投资5597万元。丽阳坑水系的灯塔新村菜市场东边、老公安局宿舍东边、城北新村东区块等雨污混排点已完成改造。 (区建设分局 吕丽妃)
区供销社开展“五水共治”巡查行动
近日,区供销社办公室主任许和春一行,对杉树坑辖区内的河道进行联合巡查,全面推进该河道“五水共治”工作。
巡查过程中,村干部反映,近年来农村十分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河道垃圾清理,给村民创造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然而,由于群众环保意识不高,随意丢弃垃圾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河道边清理、边污染,再清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对此,区供销社帮扶沿河所在村建立长效和常态化机制,制定明确村的“五水共治”工作路线图。第一治污先行,清理河道源头垃圾,切实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第二建立垃圾清理和清运机制,要有专人负责,绝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村两委干部尤其要带好头,做好示范引领;第三建立健全河道卫生管理制度,树立河道卫生警示牌,用制度来规范村民行为;第四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大力宣传“五水共治”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洁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到“五水共治”工作中。
(区供销社)
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合力保障“五水共治”
区司法局将社区矫正工作与“五水共治”有效结合,进一步推动两项工作落实。近期,区司法局集中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调查排摸,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合力保障“五水共治”深入开展。
排查中,紫金司法所通过前期认真细致的走访排查,发现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在联城的养殖场,因“五水共治”面临拆除。王某因家庭困难,认为养殖场被拆后,其生活将无以为继,情绪较为激动,向司法所工作人员扬言对即将开始的养殖场拆迁工作要“以死抗争”。紫金司法所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同时多次找王某谈话,做其思想工作。该局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一方面向市司法局、区委政法委等上级单位及时报告这一不稳定情况,另一方面稳步开展该对象思想工作。
7月22日,梁智伟副局长带领矫正科、紫金所有关人员,再次约见了当事人。梁智伟副局长面对面向王某耐心宣传“五水共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劝导其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教育其要面对现实,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自主再创业;并要求王某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无论面对什么情况,要牢记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同时,表示该局对其合法合理的诉求会尽全力反映和配合,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多次谈话教育,终于使王某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提高了其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识,该社区矫正人员表示会配合好当地政府工作,先将猪舍里的小猪和土鸡尽快脱手,尽量减少损失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区司法局)
简讯四则
大港头镇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近日,大港头镇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第一批四个村已完成初步设计。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关乎水体的水质,更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乡镇以村庄为主体,因此做好农村的污水处理工作是大港头镇五水共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港头镇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西坑口村、西黄村、利山村、栋村村四个村,现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发改局审批;第二批小山村、均溪村、石候村三个村,将于八月底完成初步设计;第三批北埠、小井、河村等七个村,将于明年开始筹划设计。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大港头众多河流水系水质,保证百姓的饮用水等相关生活用水的安全。(大港头镇)
城管处州分局积极行动拆除好溪堰多处沿河违章建筑。近日,城管处州分局岩泉中队联合街道办事处、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共计180余人,对好溪堰沿岸三处养殖场和涉河违法建筑部分进行了拆除。其中好溪堰三处大型养殖场紧邻内河,多年来,养殖户为发展养殖业,大肆违法搭建砖瓦房、简易房等,并将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河,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内河水质。借助“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的东风,岩泉中队和街道办事处成立工作组,多次深入实地摸排,“踏河知水”,制定拆违计划。拆除工作在各部门通力配合下,按照警戒控制、停水停电、房屋腾空和民工拆除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三小时内将住宅部分全部拆除完毕,面积290平方米。
同期,城管处州分局紫金执法中队共拆除好溪堰涉河违法建筑23户,面积213.4平方米。中队经过前期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挨家挨户上门发放限拆决定书,耐心做思想工作,积极宣传“五水共治”重要意义,并组织召开拆违见面约谈会等,逐步取得违建户的理解与支持。在拆除行动中,紫金中队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文明执法,当事人均表示理解,主动腾空房内杂物,使拆违工作顺利完成。下一步,中队将加强长效管理,增加日常巡查力度,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坚决打击河道两岸违建行为。(区城管处州分局)
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开展“清三河”自查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五水共治”的相关要求,近日,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奇星带领管委会“治水指导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一行,到结对联系村——碧湖镇松坑口村开展“清三河”等五水共治自查工作。自查组一行溯河而上,重点检查了松坑口村河道、河岸、村庄及沿河道路的环境卫生、养殖场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等情况。同时,对附近的村民进行了宣传劝导,进一步强化其环卫意识。检查结束后,管委会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与镇、村干部进行了反馈。(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太平乡致力拆违拯救清溪。太平乡溪上村张某的养猪棚建于河道边,离河道不足50米,属违章建筑。河道下游的村民对该养殖棚深恶痛绝,曾多次向城管莲都分局太平中队及乡政府反映,要求将该养猪棚拆除。但因各方面原因,该养猪棚一直没有拆除。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等工作的开展,该养猪棚被列入必拆项目。为顺利、和谐的将该养猪棚拆除,城管莲都分局太平中队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多次与张某进行沟通,宣传相关政策,帮其解决实际困难,其中如何处理棚内的几十头猪成为一大难点。执法队员一方面要求张某在规定期限内将棚内的猪自行处理,另一方面配合乡政府帮助张某寻找销路。通过努力,现张某的养猪棚已经腾空,大部分建筑物已经拆除,剩余建筑物将在近期拆除完毕。该养猪棚的成功拆除获得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纷纷表示终于可以使用干净的溪水,不用再闻到恶臭了。(区城管莲都分局 端木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