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已归档) | > 工作简报 |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
工 作 简 报
第12期
丽水市莲都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7月3日
本 期 目 录
● 莲都区全力推进城镇“五水共治”项目建设
● 老竹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做好“五水共治”工作
● 莲都区两所幼儿园开展治水宣传活动
● 全区“三项倡议”投身“五水共治”
● 简讯五则
莲都区全力推进城镇“五水共治”项目建设
2014年是我区“五水共治”全面铺开年,莲都区建设分局按照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的治理目标,致力于抓好城镇污水管网整治,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推进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重谋划,编制3年治理计划。《莲都区城镇“五水共治”实施方案(2014-2016)》已经编制完成,方案明确,从2014年起,分期分批开展城镇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通过3年的努力,争取做到全区新建污水管网72公里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45%以上。新建成城镇供水设施55000吨/日,新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2600吨/日,通过三年努力使镇区全面达到“治污水、排涝水、保饮水”的工作目标。
二是明责任,强化任务落实分解。为推进城镇“五水共治”项目建设,莲都区政府与碧湖镇等4个中心镇以及建设分局、监察局等单位签订了2014年任务书,明确了各个中心镇的雨污管网改造、自来水厂污水厂提升改造任务,并形成了督查督办体系,建立月报、季报、督报制度。
三是抓进度,力促今年目标实现。根据实施方案,2014年4个中心镇有21个“五水共治”项目在年底前要开工。到目前,碧湖产业北区块雨污管网建设工程已完工,共建成雨污水管网4300米,完成投资1355万元,南山水厂扩容及给水管网工程等4个项目已开工,高溪低丘缓坡雨污管网工程等15个项目处于前期。日前,区建设分局拟定了“五水共治”项目简易审批程序方案,并向区政府作了汇报,实施后将有效减少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前期进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 (区建设分局)
老竹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做好“五水共治”工作
7月1日上午,老竹镇党委在老竹村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党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老竹镇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各支部书记、优秀党员、村监会主任和普通党员,会议由蓝海霞镇长主持,老竹镇党委书记叶东做重要讲话。
上午9:00,在庄重的国歌声中,全镇参会的300余名党员肃穆起立,集体深思回忆中国共产党93年来的风雨历程,追思革命先烈、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蓝海霞镇长宣读了对47位优秀党员的表彰决定。优秀党员梁佰平和郑建全作了表态发言。最后镇党委书记叶东,从缅怀历史,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四个角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水共治”工作等对老竹镇的建设和发展作了重要部署,并给每位党员送上“和”、“先”、“实”三字寄语。蓝海霞镇长就“五水共治”工作作了详细部署,强调汛期“防洪水”工作要高度重视,要求各党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支部为单位,做好洪水后河道垃圾清理工作。最后,本次庆祝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老竹镇 祝恒凯)
莲都区两所幼儿园开展治水宣传活动
近日,莲都区两所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和培红幼儿园,分别开展了“五水共治”宣传活动。其中机关幼儿园括苍园小班段以“我宣传、我参与、我监督,争当‘五水共治节约用水’小战士”为主题,开展了“五水共治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亲子进社区实践活动。活动充分发挥“一个孩子、数个家庭、小片社会”的乘法效应,营造“从我做起治五水”的良好氛围。小班的孩子们在家长、老师的陪同下在校门口、大街小巷奔波着,向来往的行人分发着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活动宣传单,他们一边分发宣传单,一边不忘告诉街上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要节约用水。
而另一边,培红幼儿园中班段的老师、孩子和培红幼儿园团总支的志愿者们在区团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了美丽的南明湖旁,开展了一次以“大手牵小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志愿者行动。孩子们通过展现主题绘画《我心中的油菜花田》和《雾霾城市》呼吁保护环境,并在美丽的画卷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共同将泡泡泥塑造出丰富多样的海底世界,用实际行动助力“五水共治”。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节水的活动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鼓励小朋友从节水减污的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形成保护环境的大局意识。“五水共治”人人有责,从小培养幼儿爱水、惜水、节水的意识,是“五水共治”宣传活动最好的教育开端。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素质教育,更是一股满满的正能量在社会传递。 (区教育局)
全区“三项倡议”投身“五水共治”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五水共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莲都区以“清三河”工作为切入点,步步为营、下猛力、扎实推进该区三河治理工作。日前,莲都区结合全省“五水共治”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各项举措,提出“三项倡议”投身“五水共治”。
第一倡议是做“五水共治”的宣传者。要想让“五水共治”工作成功实施有序开展,首先要让人们的意识发生转变,认识到“五水共治”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百姓的事。明确“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人人都参与到“五水共治”的工作中来,化“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污染违章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得以改善。因此组织全区机关干部认真学习、积极宣传“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是治水工作的第一步。自觉普及治水知识、宣传治水工作,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作用,依托短信、微信、微博、办公助手、农民信箱等新载体,开展“清三河”工作宣传,使“五水共治”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营造“治水为大家、治水靠大家”的舆论氛围,才能让更多的人理解治水、投入治水工作,使治水力量不断壮大, 形成全社会共同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第二倡议是做“五水共治”的践行者。“五水共治”不能只是文件上的白纸黑字,也不能只是茶余饭后人们的口中谈资,要落实好“五水共治”工作,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在这之前首先要强化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令其找准个人位置,以上级带动下级,用大力量凝聚小力量,成立相关小组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实践当中,深入一线正确引导和影响各界群众的治水工作,为治水工作献计出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该区的各个污染点必将改红为绿,逐一击破,让过去人们不愿踏足的河流小溪,成为今后人们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三倡议是做“五水共治”的资助者。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人人都有参与到治水工作中献上一份力的责任与义务。为让全社会积极响应号召,首先就应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五水共治”捐款活动,数量不在多少,当以示范作用引导全民参与筹措治水资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截至目前,莲都全区已累计捐款1554.5万,并开通五水捐赠账号,实行统一保管统一上缴,同时向社会公开捐款明细,确保专款专用,款尽其用。邻县青田于近期发动“五水共治”全民总动员,推行“一元计划”进学校、进村居、进企业活动,倡导每人投资一元钱,变“政府出资”为“全民出资”,变“要我治水”为“我要治水”,变“个人治水”为“全民治水”,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值得借鉴。
从治水的宣传,到治水的行动,再到出资支持治水,希望全区老百姓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渐从“五水共治”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核心力量转变,“五水共治”工作与老百姓密不可分,老百姓是社会的主人,千万的小家组成了社会的大家庭,当人人都“各扫门前雪”后,社会的污染将不复存在。
简讯五则
工商分局“五水共治”宣传进碧湖。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参与到“五水共治”这项活动中,6月26日,工商分局负责人带队在碧湖工商所门口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宣传中详细向群众介绍了“五水共治”的内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行动时间表等知识,并呼吁群众通过养成节约用水、不把垃圾倒入河流等良好习惯,共同参与到“五水共治”活动中来。活动共接受各类咨询100多人次,发放“五水共冶”宣传资料300多份,积极营造了“五水共治”、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区工商分局)
丽水市大溪治理工程(莲都段)施工4标完成招标工作。近日,浙江省瓯江治理工程丽水市大溪治理工程(莲都段)施工4标,在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招标评标工作。经过评标委员会的认真评审,最终推荐浙江景昌建设有限公司为第一名中标候选人,中标价为2162.167万元,合同工期为17个月。
本施工标工程起点位于石牛大桥上游新亭村附近的山头,穿越石牛大桥至新治河出口,长3.75km。保护范围主要包括碧湖镇石牛村、任村村、白口村、下圳村及联城街道港口村。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排涝及保护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 (区水利局 王健)
“迎七一共治水”区教育局机关党员赴大港头参与治水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第93个建党日到来之际,区教育局机关全体党员积极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赴大港头镇后桑坑参与清洁河道的活动,以“治水”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
在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宗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沿着河道,从下游往上游,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拉网式清理。一些党员看到河道中的垃圾,还脱下鞋袜,趟着河水,走到河道中间进行清理。
经过全体党员一个上午的活动,河道内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彻底的清扫。党员们表示:在建党日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以清洁河道垃圾,美化生活环境,参与“五水共治”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非常有意义。 (区教育局 许勇海)
大港头镇建成三座垃圾焚烧炉集中进行垃圾处理工作。近日,大港头镇在建三座焚烧炉已分别完工,其中两座建于西黄村,一座建于北埠杨山村。
西黄村和杨山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村内未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制度,此前垃圾大都倾倒于路边、河边、田埂等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五水共治”工作推进。焚烧炉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垃圾乱倒的问题。生活垃圾有了去处,不仅改善了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
下一步,大港头镇将对偏远地区垃圾堆积问题进行处理。通过焚烧、掩埋等方式,对此前遗留的人为形成的垃圾场进行清理和维护,将“五水共治”和“洁净村居”有效结合,做好偏远自然村的环境维护工作。 (大港头镇 徐婷)
区治水办洁净办人员赴黄村乡检查退洪后河道卫生情况。连续半个多月的降雨冲刷,使河道两边垃圾淤积。7月2日上午,区治水办、洁净办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到黄村乡下陆村,黄村村,黄泥墩村检查洪水过后河道两旁的垃圾河情况。
黄村水库是丽水市区饮用水源地,其水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区人民的饮水质量。因此,黄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五水共治”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以全面消灭垃圾河作为考核指标。巡查过程中发现垃圾集中点5处,主要以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为主,在退洪后堆积造成成片垃圾污染。当下,该乡工作人员便及时联系村两长,要求相关清洁人员即刻前来清扫垃圾,并与2日下午全部清扫完成。 (黄村乡)
本报点评:垃圾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扬主体责任意识,建好河道保洁和巡查监管两支队伍,切实做好垃圾河清洁长效管理,同时针对集中降雨期等时间节点要随着雨季结束组织力量进行专项清洁。黄村乡针对雨季垃圾问题立行立改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