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已归档) | > 治水要闻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丽水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当下“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以水助推生态经济发展,做到经济与环境齐头并进。10月21日,莲都区“古堰画乡”举办了由中国《美术档案》杂志、丽水莲都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丽水市美术家协会、丽水古堰画乡管委会承办的知名画家采风活动,该活动通过为期一周的对当地优美水环境的油画创作,向全国宣传治理水环境的重要性。
一、从扩大招商引资角度看,“古堰画乡”水环境为吸引外来投资商客提供了条件。
目前古堰画乡共引进了44家行画企业,在江滨路初步形成集油画街、酒吧街和民俗民品街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一条街;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架构也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古堰画乡通过一系列古堰文化、油画文化等展会和活动,已凝聚了一批较大规模的艺术创作群体。
画家们的创作将进一步提升了“古堰画乡”的深刻内涵,推进“古堰画乡”写生创作基地建设,进一步营造古堰画乡写生创作的浓厚氛围,以提升古堰画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古堰画乡品牌打造。
据悉,活动结束后,这批油画作品将在古堰画乡美术展览馆进行为期20天的展出。“古堰画乡”通过良好的水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来游客,外来游客又通过一幅幅精致的油画作品,将“古堰画乡”独特的风景和优美的水环境向全国宣传出去,互惠互利产生循环效益。
二、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看,“古堰画乡”水环境为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提供了渠道。
活动期间,名家茶话会、油画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也将在瓯江湖畔轮番上演。众多的外来游客衣食住行都在“古堰画乡”,大大增加了当地餐饮,住宿类的企业的收入,同时也促进居民农家乐的发展。
“我就是大港头人,这几年来看着古堰画乡的发展,我觉得这个熟悉的老街已经活了,就想着自己在这里开一家店,为古堰画乡再增添些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何益红租了老街上临江的老房子开起民宿,摇身一变成了“再坐一会”的老板娘。“再坐一会”不止店名独特,店内的装饰也都“大有来头”:据何益红介绍,店内摆放的所有装饰品都是有故事的“老古董”,不仅增加了民宿的古朴氛围,也与老街的环境相互呼应,成为文艺小清新们歇脚、聊天、看景的好去处。
顺着老街上的蓝调音乐一路找去,会遇到名叫“芷有一间”却经常“关门营业”的茶馆民宿,原来“芷有一间”是“只有一间”的谐音。楼下是茶馆,楼上是客房,而老板吴仲银却在二楼只设定了一间独一无二的客房:沿江全木质阳光大房间,只接待有缘分的人,一旦有人入住,其他游客就只能被楼梯口写有“止步”的木牌委婉拒绝,只能去一楼茶馆的临江露台上喝口热茶聊以安慰,因为30平米不到的露台种满花花草草,实木做成的桌椅、栏杆、画架文艺范儿十足,做不了“有缘人”,那么在这里发呆、听风、看景也是莫大享受。
拥有当地特色的餐饮、住宿环境,让游客更好的融入“古堰画乡”人民的生活,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创业与再就业,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三、从促进发展旅游角度看,“古堰画乡”水环境为农村旅游业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丽水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其中“古堰画乡”景区是由通济堰、瓯江风光、巴比松油画等元素整合而成,是国内知名的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被评为丽水十大名片之一,是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帆影重重、船桨声声;千年古樟、古堰、古村在这里完美呼应。它的山水与人文几乎体现了南方的所有特点,这里丰富的景物变化不同于其他景区,水环境仍显独特。“就油画来说,这里的景色甚至比桂林山水更适合油画。”来自北京的著名画家邓乐明如是说。因为如此,“古堰画乡”才成为一个众多爱好绘画艺术的外来游客的向往之地,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心。
“古堰画乡”的真山真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原生态的水环境,周边建筑风格又与自然相协调,它以水环境作为载体,让自身的“水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五水共治”这项工程,这一独特的水资源优势一定能成为打开莲都经济发展之路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