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已归档) | > 图片信息 |
——莲都区举行防洪抢险实战演练
根据市委常委、副市长、区委书记葛学斌在7月11日下午防御“灿鸿”台风会商会议上要求区防指尽快组织开展防汛实战演练的指示,7月13日14时,随着区防指总指挥一声令下,一场防洪抢险实战演练拉开帷幕。本次演练不布置场景、不事先通知参练单位、不搞彩排预演,整个过程犹如实战。
参加此次演练的有联城街道、大港头镇、碧湖镇、区水利局、区人武部、区消防大队、区公安分局、区卫计局等应急抢险分队。实战演练参与人数115人,调集冲锋舟8艘、橡皮艇3艘、冲锋舟专用吊车1辆、消防车2辆、救护车1辆。
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秀清,区委副书记陈元龙,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潘新雄,副区长、防汛指挥部总指挥郭巧燕,市防办副主任汪小阳,区应急办主任张小平现场指导。
一、灾害频生,催促防汛抢险实战勤练兵
随着极端天气增多,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区面临着严峻的防洪抗灾形势。 “8.20”和“灿鸿”等洪涝灾害,极度考验我们的防汛体系和抗灾能力。虽然,我们干部在防汛抗台中表现出肯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但也暴露出我们防汛体系专业化水平不高、防汛基础较为薄弱、应急抢险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
为贯彻落实葛书记指示精神,检验我区防洪抢险实战能力,提高群众的防洪救灾意识,区防汛指挥部组织举行了林周水库排险和冲锋舟水上救援实战演练。
二、协调配合,初显防洪抢险实战演练效果
7月13日14点50分,模拟林周水库倒虹吸堵塞、外坡漏水、上游流量激增、水库水位暴涨,区防指总指挥第一时间向联城街道、区水利局和区公安分局下发三道排险指令。联城街道领导、驻村干部、水库巡查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15点04分,联城街道10人抢险队伍到达;15点07分,区水利抢险技术人员和设备到达;15点16分,区公安干警到达;完成倒虹吸安装至出水用时22分钟,基本达到水库排险实战效果。
实战演练第二项内容:模拟有钓鱼爱好者被洪水围困于联城街道苏港行政村金弄口自然村对岸,亟需救援。区防指总指挥先后指示大港头镇、碧湖镇、联城街道、区人武部、区消防大队、区卫生局、区公安分局奔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各抢险救援队伍依据指令快速赶到指定救援现场,从冲锋舟下水至成功转移被困群众用时10分钟,取得较好的水上救援实战演练效果。
本次实战演练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实战性。不编制脚本,只有简单的流程;不布置演练场景,只确定演练现场;不搞模拟彩排,直接下达指令;整个过程贴近实战。二是应急反应快速。救援指令下达后,各抢险队伍依据指令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在冲锋舟简易拖车时速受限情况下,距离救援现场30.2公里的大港头镇应急抢险队伍从人员集结到到达指定地点只用时68分;距离救援现场10公里的联城街道应急抢险队伍从人员集结到到达指定地点只用时32分。三是检验基层防汛能力。林周水库排险任务由当地村级抢险队伍承担,人员转移任务由街道基层防汛工作组承担,检验了基层防汛抢险应急队伍的能力。四是发挥物资储备社会化优势。14点50分发出物资调用指令,某管业公司在15点07分到达救援指令现场,提高了救援效率。
三、对症下药,切实提升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区长杨秀清对本次防汛抢险实战演练进行点评:各单位反应比较迅速,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说明大家抢险救灾备勤意识比较强;冲锋舟下水比较迅速,用倒虹吸排水方式是可行的;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开展实战演练,这个方式很好,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开展实战演练。同时指出三点不足之处:抢险救灾设备简陋,专业抢险技术水平偏低,群众自救意识不高。并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快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莲都区现有小型以上水库45座,1~10万m3山塘132座,1万m3以下山塘323座,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综合整治任务繁重。下步,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立项目、争资金、强配套,逐步完善防汛防台抗旱工程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目前我区防指成员单位建有防汛抢险队伍12支,乡级防汛抢险队伍14支,要加强在复杂情况下抢险救援训练,不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打造一支专业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
三是提升抢险装备水平。本次实战演练突显防汛抢险装备简陋,倒虹吸排水方式只适用于库容较小的山塘水库;冲锋舟简易拖车简陋,既不安全又影响救援效率。今后,要重视抢险队伍的装备提升。
四是加强对群众引导教育。每年通过媒体、宣传车、简报等形式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宣传教育,基层防汛组织要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