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莲都区国防教育(已归档) | > 工作动态 |
莲都14个乡镇(街道)都遭受不同程度受灾,截止21日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16.73万人,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3.77亿元。面对特大洪灾,莲都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预警研判,超前部署,行动迅速,干群齐心协力,转移救援受灾群众,争分夺秒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努力把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抗洪抢险救灾取得了初步胜利。
未雨绸缪,超前部署
从上周一开始,莲都区开启了降雨模式。“8·20”五十年一遇洪灾悄然逼近。
8月16日,根据气象预报,莲都区各乡镇、街道按照上级要求,迅速安排住村干部到村指导、安排抗洪应急预案。
18日当天,莲都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莲都区防指及时对水雨情进行研判,于当天夜里8时30分,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后,区防指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值班相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并根据《预案》落实各项防汛措施。住村干部到村组织动员抗洪抢险准备工作。同时,区防指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分别于20日2时10分启动三级,4时20分启动二级,10时启动一级防汛应急响应。区防指通过预警平台先后向全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及群众发出强降雨预警信息,共计123次。
8月19日20时,区防指指令瓯江沿线大港头镇、碧湖镇、联城街道等乡镇(街道),做好巡查、预警,必要时开展人员转移。
8月19日晚21时许,莲都区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防汛应急预案,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8月19日22时许,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林健东指示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立即到岗到位。
8月19日23时,区防指根据收到的瓯江干流水库泄洪调动单及时向大港头、碧湖、联城、紫金、万象等瓯江沿线乡镇(街道)发布了上游电站泄洪预警。
8月20日1时,区防指再次向瓯江沿线乡镇(街道)发出了上游电站将加大泄洪流量的预警。
事实证明,在“8·20”洪灾来临前,莲都各级的超前部署,为各地及时转移受困群众争取了宝贵时间,创下了50年一遇洪灾无人员因灾死亡的奇迹。
五十年一遇,洪水肆虐
持续强降雨造成莲都区瓯江流域水位暴涨,瓯江上游的松阳、龙泉、云和等地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瓯江干流与松阴溪、好溪、宣平溪、太平港等支流洪水在城区同时汇集,洪峰叠加,造成城区外江遭遇罕见的超高水位。其中,宣平溪上显滩水文站测到本次最高洪水位73.74米,比1912年民国元年8月26日的“温处水灾”最高水位72.87米还高出0.87米,证明本次洪水位系100年以来最高水位。
瓯江南明湖水位从8月19日16时30分的47.5米(汛限水位),迅速上涨至8月20日6时55分的51.5米(警戒水位);至9时上涨到52.23米;至12时40分上涨至峰值52.79米。
应急响应启动后,莲都各级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和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力量投入到防汛第一线,一场抗洪抢险的鏖战全面展开……
19日19时14分,110指挥中心接到119报警台转来的报警,称碧湖镇吴圩村一座桥被水淹了,有7个工人被困。接警后,莲都区消防、公安和碧湖镇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功将7名被困人员安置到对面村里。
21时许,碧湖镇红圩村河水开始上涨,村里立即组织村干部开始巡逻,并设观察哨。23时许,看到水位不断上涨,治保队员敲响铜锣、拉响警报器,挨家挨户要求村民提高警惕,时刻做好人员撤离准备工作。
大水袭来,瓯江流域一马平川的碧湖平原首当其冲,其它乡镇(街道)也随即传出受淹求救消息。23时后,110指挥中心陆续接到洪水来袭的报警。
20日8时,在停水停电条件下,独处在大溪边的小白岩水文站,靠两名工人人工操作水文电动缆道,准时向市、区防指报送实测水雨情信息近百条。
9时,渔民孙岳龙和林传福驾船赶到浸泡在水中的塔下村,在村干部带领下加入抢险救灾行动……
这次强降雨致使莲都区所有乡镇(街道)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尤以大溪沿线及城区受灾最为严重,其中城区约2平方公里区域受淹;紫金街道芦埠村、万象街道水南村、联城街道武村村、碧湖镇吴村圩等多处群众受洪水围困;联城街道竹道村、丽新乡黄岭上等地多处农房倒塌,联城街道篓丰堰、太平乡吾古村等多处堤坝被洪水冲毁。
截止21日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16.73万人,因灾造成公路中断19条次,供电中断25条次,冲毁防洪堤32处5.8公里,损坏灌溉设施20处,房屋倒塌24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88万亩,直接经济总损失3.77亿元。
争分夺秒,干群齐心救灾
灾情就是命令,莲都区委、区政府立即调动全区力量参与救援。8月20日2时开始,区防指指挥、副指挥分头到联城、碧湖、大港头、老竹、丽新等乡镇(街道)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8月20日5时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赶赴区防指坐镇指挥,并电告市公安局110指挥平台:要求区公安分局全体出动,到沿溪沿江区域巡查,防止低洼地带群众伤亡;交警部门加强沿溪沿江路段车辆管控,维护市区交通秩序,防止车辆受淹造成人员伤亡。指令区人武部人员、设备立即赶赴抗洪抢险一线,并报告军分区请求援助。区防指立即通知全区副处以上领导紧急赶赴各乡镇(街道)联系点指导抗洪抢险工作;通知防指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武警、消防、海事等人员设备迅速到位,全面开展抢险救援。碧湖镇、联城街道、万象街道、白云街道、紫金街道等地冲锋舟、橡皮艇相继到位,开展被困人员搜救工作。
8月20日6时30分,根据市委书记王永康指示精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林健东再次就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紧急动员,区属各部门停止其他与抗洪抢险无关的工作,全区人员、物资、设备立即向抗洪抢险一线调度,迅速撤离危险地带群众,千方百计抢救遇险群众。
8月20日7时许,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平到区防指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并紧急调配缙云、景宁等地抢险人员、设备驰援我区抗洪抢险。
肆虐的洪水中,大量群众被转移安置。据统计,8月20日全区共出动抢险救援人员1.42万余人次,转移人口1.8万,救出被洪水围困人员1379人。在开展抢险救援的同时,紧急调拨棉被、草席450余床,蜡烛、手电1.6万多支,矿泉水400余箱,饼干、方便面6900份,食用油150桶,大米150袋,第一时间送到各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
连心携手,参与灾后共建
20日17时白云街道丽光村大水逐渐退去,车辆可以通行。20时至21时,火车站区块水位退去。
漆黑的夜色中,排涝清淤等工作,马不停蹄地展开。
8月21日凌晨1时莲都区紧急召集街道、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及时部署灾后恢复工作。
7时,联城街道武村村的村民,排着队到村口的消防车接水。与此同时,3名住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
8时30分,莲都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会议召开,对灾后恢复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洪灾过后,市区部分街道、社区一片狼藉,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莲都区组织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奔赴到各个区域,对受淹地区开展清扫,清理垃圾、淤泥。同时,动员部队驻军、人武部、公安、武警、消防等力量及时对因灾受损道路、电力、通讯、供水等进行抢修,对地下车库及低洼区域抽水排涝。
截至目前,莲都区范围内,道路、供电、供排水、通讯、广播电视24小时内基本恢复;市区53个进水1000立方以上大型地下空间和400余处小型地下空间48小时基本排空;动员机关及乡镇(街道)干部、部队、民兵、村(居)干部日均4000多人次,防洪堤垃圾淤泥24小时内基本清理完毕,街面及社区、城中村垃圾、淤泥48小时内得到全面清理,清运垃圾6000余吨。
卫生消毒、垃圾清运、抽水排涝、受损作物抢救、灾情调查……50年一遇的洪水全面消退。在这场与洪水的鏖战中,莲都全区人员“零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