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 | > 专题专栏 | > 作风建设年活动(已归档) |
“一把手”谈作风建设专刊一
编者按:
当前,以“优服务、破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已在我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展开。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转变作风大讨论”活动,推进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履行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责任人职责,决定开辟乡镇(街道)、区直单位“一把手”谈作风建设专栏,并陆续刊发“一把手”谈作风建设文章,供大家参阅。
认真检查 深刻反思
以张山后“苗木事件”为鉴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仙渡乡党委书记 陈雪清
仙渡乡张山后村部分农民未完成火烧迹地更新造林任务,导致千株苗木干枯死亡事件引起区委关注后,作为当地基层组织,仙渡乡党委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行动,认真深入调查事情经过,客观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深刻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采取补救措施,落实整改方案。全体干部以“苗木事件”为鉴,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张山后“苗木事件”,给我们仙渡乡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透过这一事件,折射出我们工作的许多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每一位干部深思。作为乡党委第一责任人,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
1、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作为乡党委书记,工作往往注重从大局着手,侧重于抓经济、抓项目建设。平时工作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总是相信干部能够完成,面对干部工作的完成情况,只注重听口头汇报,没有深入实地检查核实.平时忙于事务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少,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重视程度不够,以致没能及时掌握村里发生的情况。
2、干部管理不到位。此次“苗木事件”就反映出我们的有些干部责任意识、宗旨观念淡薄,工作不深入细致,没能及时与领导汇报。乡党委虽然加强了对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督查到底,使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约束和激励干部的作用。没有下功夫狠抓干部的作风建设,与干部的沟通交流少,没能及时掌握每个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注重思想教育为主,而没有真正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3、与部门间的联系不够主动。平时在乡里办公多,主动与部门间的联系少,从而导致对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不了解,不能及时配合各部门在农村开展工作。此次“苗木事件”,我们乡党委政府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们能够主动与林业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也能避免此次事件的发生。
4、学习不够自觉。认为自己从事乡镇工作20多年,经验丰富,乡镇工作也不过如此,从而放松了学习。平时只忙于事务应酬,没有挤出时间学,即使有了时间也坐不下来、深不进去,知识结构单一,不是力求全面发展,而是满足于应付本职,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
二、整改措施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针对张山后的“苗木事件”,作为当前的乡镇干部,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着重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1、统一思想,认真开展教育整顿活动。“苗木事件”后,乡党委迅速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在2月23日召开乡党政班子会议,对“苗木事件”进行通报,并展开热烈讨论,认真分析张山后部分农户未完成火烧迹地更新造林的根源。同时,我们每一位班子成员都作了深刻的自我检查,认为在张山后造林问题上与林业部门缺少沟通与联系,在工作上抓落实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细致扎实。随后召开全体乡干部会议,专题讨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问题,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每位干部坦诚相待,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要求每位干部写出书面认识材料,有的放矢的制定整改措施,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目前,工作重点是做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森林防火、造林育林、计划生育、突出问题的解决等,特别是当前的造林任务,要求分管领导和联村干部到村入户,做好发动,抓好落实,对造林品种、造林面积、造林数量做到心中有数,遇到情况及时沟通。
2、加强学习,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树立克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努力克服因循守旧意识,增强市场经济中科学求实、依法行政、开拓创新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群众,以科学的精神服务群众,以科学的方法组织群众、指导群众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作为把握方针、制定政策、考虑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夜学活动,组织干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干部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深入基层,切实加强“住村联心”工作。作为乡党委书记,首先要率先垂范,树好榜样,努力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体力行,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要到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开展调研,听取民意,体察民情,找准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与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带动其他干部严格按照“住村联心”的工作要求,每周在村住夜不少于两次,每次下村都必须记好各种情况以及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立足农村,了解农情,关注农事,服务农民,努力成为农民朋友的知心人、贴心人、热心人。当前,乡党委政府把解决芦村山林纠纷案件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来抓,争取做到群众反映的事“件件有落实”。
4、健全制度,强化干部队伍管理。逐步健全完善目标考核和评价体系,乡党委政府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建立了《仙渡乡干部工作督查制度》,要求对乡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对布置的工作不能及时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将由党政办进行督查,工作结果将与干部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对于无故不住村、不完成任务,一经查实,每次扣发乡贴50元。在对干部进行工作任务和目标管理的同时,对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乡党委政府要加强便民服务窗口、首问责任制、全程代理制的落实,以有效的载体为民办实事好事。每位干部每年要走访一定数量的农户,发好民情联系卡,记好住村联心日记,开好民情座谈会,要通过联系经济发展项目、科技示范户、生产专业户、生活困难户,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乡党委、政府定期组织干部所联系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并将其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开通乡镇干部服务态度和职能投诉电话,将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职能置身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