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报》创刊于1956年,当时是中共丽水县委的机关报。刊头由时任浙江省省长沙文汉题写,是简化字。上半年试刊时,我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曾为报刊写过栏目标题,如《检查一下,农具准备好了吗?》等。1957年初,组织上调我去报社工作。那时报社只有4个人,主编刘乙仁,编辑李致川、姚之政和我。报纸为八开周二刊。我来报社之后,大家便议论换报头,觉得沙文汉写的报头不很好看,想请舒同写。那时舒同同志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一天,由我起草写了一份公函寄去,信封上写了“舒同同志亲收”。不久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回寄了一张打印的复函,回答:“舒同同志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给你们写字。”我们失望了。不久我们又去信给当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著名书法家张宗祥先生,请他给题写报头。张宗祥先生很快就给写了。我们收到时看看写的是繁体字,加上大家对书法艺术都不会欣赏,竟连这位当时浙江书法权威的字都没用上,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太无知可笑了。那时,我们就喜欢“舒同体”。舒同的字求不来,找个学“舒体”的代代也可以。一天偶然从交换的《缙云报》上发现报纸的报头题字和舒同的字很象,经联系打听,得知是在《建德日报》工作一位叫刘瑞康同志写的。于是我们立即去函建德,求他写《丽水报》和《丽水日报》报头,后者为以后改日报备用。不久就收到了刘瑞康同志写的字。但当时并未立即就换,因为是省长写的,不好随便改换。后来沙文汉同志被打成右派,就趁机换上了。这时我已不在报社。前几年云和县有位同志投书《丽水日报》称“发现”了三十年前舒同为《丽水日报》题字,可见当时这位同志学舒同的字学得还真象,以致三十年后乱了真,不得不由我为之说明。

1957年9月整风反右开始,我调离了丽水报,反右后报纸改为日报,主编易人,编辑也调进了新人,报纸办到1961年2月便停刊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丽水县第一张正式出版的报纸。历时不到五年。

我在报社工作期间,有过两件大事。一件是出了一条大新闻,苏联前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和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等被宣布为反党集团。消息是从新华社播发的记录新闻中抄收到的。报纸印出,震动很大,因当时没有广播,也很少有收音机。《浙江日报》要三天才到丽水。另外马林科夫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的苏共接班人,莫洛托夫是斯大林在世时很有名望的外交家,见此新闻,世人无不感到震惊和意外。第二件事便是整风反右运动,丽水的反右派先在教师中开始,那时暑假中小学教师都要集中学习。报社的同志事先都看过内部的通知,先要“放”,除反苏言论之外,其他可以登报。五、六月间,县首届政协二次全会召开,委员们在大会发言中对当时地方上存在的问题,提了许多意见,我们都去采访,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发言和批评意见。八月,中小学教师学习班开始反右派,《丽水报》正面配合,报导了反右动态,并积极配合向右派发起反击。几个月之内,小小的丽水山城,有100多人被戴上右派帽子,大多是中小学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和医务界、工商界人士。70年代后期,经过复查,发现全部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