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文在丽水
在丽水市区万象山公园南门的石门上,正中有“洞天楼”三个苍劲题字,为余森文题书,一直保留至今,常常使人怀念在丽水工作过的余森文。
余森文,广东梅县人,毕业于中山大学。1931年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育长。1933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回国后在南京工作。1937 年2 月,随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嘉骅来到浙江,正直全国开始抗日战争。1937 年9 月,省政府任命余森文为浙江省第九区(丽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到丽水后,即赴各县视察,调查丽水十县的自然地理、交通通讯、粮食兵源等情况,宣传动员群众,建立抗日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抗日战争。为丽水专区作为浙江的抗日后方基地作了各种准备工作。
1938 年1 月,余森文奉命调武汉中央训练团受训,在武汉结识了叶剑英。结业后,他满怀壮志,决心要为抗日救国做一番事业,因此于1939 年10 月,应时任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之邀,再度来到浙西南山区丽水任委员,1940 年1 月起一度兼任丽水县长。他积极向省政府当局提出刷新政治、发展生产、组织群众、抗日救国的主张。他以身作则,首先把专员公署、县政府、警察局3个单位编成一个总队,自己兼任总队长,每天早晨出操2 小时,实施军训,坚持不断。并带动丽水各机关、学校、团体相继开展训练。
1940 年2 月,余森文牵头积极筹备,在丽水创办了《民生日报》,兼任社长,提出以宣传抗战及浙江大后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坚持抗日、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办报方针,亲自解决办报的经费、人事和印刷的困难。安排当时在丽水坚持抗日救亡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知识青年十多人到报社工作。《民生日报》自1940年2 月创刊,至1941 年4 月因日机到丽水轰炸,报社印刷厂被炸毁而被迫停刊。在一年多的出版期间,发表了大量进步的报道和文章,例如1940 年3 月汪精卫投敌,《民生日报》组织了讨汪肃奸专刊,揭发声讨。还相继发表了《汪倭卖国条约》、《打杀汉奸》等评论文章,进行有力的批判。
1940 年9 月23 日,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由重庆去福建,途经丽水,余森文率领各界人士到汽车站迎接,并借英士大学大礼堂举行欢迎大会,邀请陈嘉庚先生发表抗战演讲。《民生日报》发表了欢迎社论,并出版欢迎特刊,还刊登了陈嘉庚先生在丽水演讲的全文。1941 年1 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民生日报》以采取转载、特载、通讯等方式揭露皖南事变真相,同时报道新四军坚持敌后、浴血抗战的战绩和生产自救实况,使读者了解真相。《民生日报》还不定期举行各界人士时事座谈会,讨论抗战形势及后方建设,余森文有时亲自主持和发言。以密切报纸和群众的联系,并及时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丽水专区所辖十个县,大部分是山区、林区,要建设浙江抗战的后方基地,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余森文十分重视,大力支持当时迁到丽水的省政府建设厅组建物产调整处,安排农村经济专家和知识青年到全区农村开展抗日宣传和经济建设,建立了丽水太平区、青田海口区、云和小顺区3 个专区所属经济实验区,开展减租减息,发动群众,发展生产,振兴经济。实验区组织农民垦荒队,开办农业生产和消费合作社,还办起了合作金库,搞得生机蓬勃,深得群众信任。余森文和时任省建设厅和物产调整处秘书的张锡昌、陈虞孙(均中共地下党员)等一起,常到全区各县农村视察,指导工作,组织群众,开发农村经济。
余森文在丽水的这些工作活动,逃不了国民党特务的嗅觉,国民党在丽水的中统、军统特务,把他列入了监视目标,施加种种的压力,扬言要撤消“物调处”,要抓《民生日报》的人。在险恶的处境中,余森文顶住压力,排除障碍,和特务进行斗争。利用自己的职权,掩护和营救了当时在丽水进行抗日救亡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知识青年。1939 年冬,中共宣平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地下党员邱昔光、张志远被省保安处特务逮捕,寄押在专署拘留所,余森文获悉后,即转告陈虞孙找邱、张谈话,邱等写了申辩书,由专署军法承审员审问记录后,予以取保释放,并资助两人车旅费离开丽水。龙泉县政工队负责人舒文、杜大公,1940 年在碧湖省地方行政人员训练班受训时,省保安司令部电令丽水区保安司令部捕送永康方岩。余森文知悉后,即指示专署内收发王秀英将电文搁一搁,压至第二天再送,当晚派人至碧湖转告舒、林两人离开丽水。事后省保安司令部扬言要追究责任,余森文沉着应付,拖延不办。丽水县政工队队长全扬清(中共地下党),1941 年初被三战区设在龙泉的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逮捕,其妻张文先报告余森文后,他即表示设法营救,多次去电话为全扬清申辩,经过半年多的营救,由余森文出面写了担保书,终把全扬清保释回来。1941 年1 月,新四军干部邓旭初在皖南事变中受伤被俘,在被押解上饶途中,深夜越墙脱逃,辗转来到丽水,到民生日报社找亲友安顿,余森文知悉后,安排专人给予治伤,经过3 个月的疗养,康复后要求回部队,由丽水专署给他开了通行证,并资助路费回到了苏北部队。类此事例,余森文亲自过问并处理的有十多起。解放后,一些有关人士都亲自登门或写信,向他表达谢意和敬意。
抗日战争时期,余森文两次在丽水任职,先后有六、七年,他身为专署专员居住没有公馆,只是从被日机轰炸后的城郊古城桐溪寺的废墟中,派人检回一些旧木料,在专署所在地的洞天楼附近搭建了几间房子,作为自己的住所。当时,日机经常飞临丽水城上空投弹,他就在洞天楼办公室指挥防空。1943 年3 月的一天,日机大炸丽水,从早到晚,连续炸了5次,只见城内火烟冲天,在这危急关头,余森文专员带丽水县长朱毅生立即指挥消防队狂奔赴火场,进行抢救。当时在云和的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闻讯也赶到丽水被炸现场视察,并救济灾民。黄绍竑在他写的《五十回忆》中,专门记述了这次丽水被炸事件。每逢过年,身为专员的余森文,也总是一身布衣布鞋,带去写好的红对联,步行到丽水城郊农村给老百姓拜年,受到乡民的好评。
1949 年浙江解放前夕,余森文调杭州担任浙江省设计改核委员会委员,他以此为掩护,接受中共上海局领导,由上海局外县工委张执一同志直接联系,于1949 年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保护杭州城市和钱塘江大桥不被敌人破坏,做了许多工作,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余森文先后担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副局长,建设局长,浙江省建工厅副厅长,杭州市副市长,第一、二、四届杭州市政协副主席,第四届省政协常委等职务,于1992 年3 月25 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9 岁。生前著有《余森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