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学社与《括苍》杂志
清末民初,民风渐开,西学兴起,丽水出现了新式学堂,建立了从初小到高中的教育体系,继而有更多的学子走出丽水,来到杭州、北京等地求学,加之外出经商、从政、从军的丽水同乡日益增多,在杭州、北京等地出现了一些同乡会性质的社团组织。
民国21 年(1922)冬,以在北京各大中专学校就读的处州(丽水)籍学生为主体,成立了一个名为括苍学社的学术研究组织,括苍学社和许多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社团一样,把创办刊物做为社团的首要之事, 从而创办了一份名为《括苍》的杂志,作为向社会发表自己的言论, 宣传自己的主张, 从而影响文化学术、世道人心。括苍学社以“联络感情,研究学术,灌输文化,改进社会”为宗旨,学社分为七个部门,即总务股、编辑股、发行股、文牍股、审查股、会计股、交际股。每股设正副主任各一人,审查、交际二股各有股员八人,编辑、发行二股各设股员四人,总务、文牍二股设股员两人。以上人员为学社的职员,负责日常的学社管理和运转,工作均为义务性质,没有报酬。职员由全体社员一年改选一次,日常工作则由职员会议商讨决定。针对学社主要社员是学生,暑假期间大部分需回乡的情况,为使学社工作不停滞,所以在暑假期间设立暑期委员会,由留京社员组成,代行职员会议。
括苍学社没有固定的社址,仅以北京佘家胡同8 号做为通讯和联络地址,如需召开人数较多的社员大会时,需借用北京处州会馆或某个学校的教室举行。学社经费主要由在(丽水)和在京同乡捐款、处州会馆每月4 元的捐助、社员会费、出售杂志收入等组成,收入十分有限,其中的大部分经费用于印制《括苍》杂志。为募集到更多资金,促进学社的发展,学社聘请了同乡中较有名望和学识者为赞助员,为学社争取赞助,并发动暑假回乡的学生社员,在家乡开展募捐和推销《括苍》杂志。同时为做到财务公开,取信与社员,学社会在每期的《括苍》杂志中公布近期的每笔财务收支、经手人员姓名、捐款者姓名和捐款金额。
社员主要为旅京的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政法大学、农业大学、警官学校等大中专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还有些是丽水各学校的教员或各县政府机关的知识分子。首批社员有约31 人,新申请入社者需有两名社员做为介绍人,至民国15 年(1926)7月,登记在册,发给社员证的人数已达76 人。
学社的骨干成员有施伯衡(缙云)、王惟英(缙云)、何联奎(松阳)、叶连夏(松阳)、吴嘉猷(龙泉)、沈作乾(丽水)等人,大多是在校学生,这些人中不乏后来成为外交家的沈作乾,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何联奎等成就较高者。
《括苍》杂志为括苍学社最主要的刊物,创刊于1923 年2 月,为中华邮政认定的新闻类杂志, 以“灌输文化、讨论学术、牗启民智、发扬改造之精神”为宗旨, 杂志先为季刊,1925 年2 月出至第7 期。随着读者和社员的增多,同年12 月改为月刊,期数另起,暑假期间停刊。
《括苍》杂志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涉及论文、专著、讨论、调查、批评、新闻以及文艺、小说、译著等等。杂志设有论坛(社论)、研究、常识、新文艺、小说、调查、丛录、报告等栏目,根据当期杂志的内容,栏目会有所变更。其中社论、调查、丛录、报告等栏目,所刊载的内容多为关于“吾括”的文章。
“论坛”一栏,以评论旧处属(丽水)各县的不良社会现象为主,针砭时弊,文风犀利,见解独到, 如谈论处州陋习的《闢风气》、批评当局教育政策的《对于吾括第十一中学罪言》和《改进遂昌教育之商榷》,商讨粮食问题的《括苍民食问题》,探讨行政和法律问题的《我侪所望于警察当局及吾括人者》、《论县知事兼理司法之弊害》等。
“调查”一栏,主要刊载关于“吾括”风俗、实业、教育等的调查报告。学社提倡社员利用暑假回乡之际,对本乡开展社会调查,如《畲民调查记》、《遂昌保仁区风俗调查》、《龙泉风土大略记》、《我括的童歌和諺语》、《松阳学款之调查及略历》等。其中沈作乾的《畲民调查记》,就是其暑期调查的成果,此文经过作者修订完善后还分别刊发于表1924 年4 月10 日的《东方杂志》和1925 年第4 期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成为专门研究畲民的较早著作之一。
1925 年底《括苍》杂志由季刊改为月刊后,出版时间缩短,时效性增强,故又增设了“新闻”一栏,专门报道“吾括”的各类社会新闻,以便旅外的同乡了解括苍社会的现状。为尽快获取新闻,括苍学社在沪、杭、瓯(温州)和处州各县聘请了数名通讯员,作为新闻消息的来源。
在每期《括苍》杂志的丛录中还附有《社务报告》,向全体社员报告近期本社的工作动态、会议决定事项、财务收支,以及下步的工作计划等。
括苍学还以《括苍》杂志为载体,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吾括”的事情。如开展了征集括苍先贤遗文活动,印发了《征集括苍先正遗文启》和《征集括苍先正遗文规例》,将征集的遗文经整理审定后出版了《括苍先正遗文集》。
因位于北京西砖胡同的处州会馆,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为协助整修北京处州会馆。1924 年6 月,《括苍》杂志第三期刊发了《修建北京处州会馆募捐启》和处州会馆破败现状的照片,发动广大读者和社员捐款,并对整个修复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
根据现有史料,关于括苍学社和《括苍》杂志的记载截止到1925 年7 月就戛然而止,此后,括苍学社的发展情况,以及《括苍》杂志的出版期数、停刊原因和时间等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