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沿 革
第一节 建 县
夏、商、西周为瓯地。
春秋战国时期为瓯越地。
秦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立越王勾践七世孙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为东瓯国土。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地置回浦县,属会稽郡,为回浦县地。
东汉建武初(25),省回浦入鄞县。章和元年(87)析回浦故地置县,名章安,为章安县地。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仍属会稽郡,为松阳县地。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松阳县属之。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松阳县属之。历南朝宋、齐、梁、陈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临海、永嘉二郡为县,分松阳东乡置括苍县,置处州,治设括苍。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大业三年(607),括州改称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括州,括苍、丽水二县属括州。八年(625)省丽水入括苍。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苍、永康两县地置缙云县。景云二年(711),析括苍置青田县。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括苍属括州。大历十四年(779),避德宗讳,改括州为处州,改括苍县为丽水县。《元和郡县志》:“丽水本名恶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皇朝因之,以为县名”。《名胜志》:“以县北七里有丽阳山,故以丽水为名”。《栝苍汇纪》:“县北七里有丽阳山,下环清溪,县名丽水以此。”
五代十国,丽水为吴越国地,属处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州县沿前代。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州为路,丽水属处州路。
明代改路为府,丽水属处州府。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浮云乡、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析宣慈乡、应和乡及懿德乡之半置宣平县。
清代丽水属处州府,直至宣统三年(1911)七月,除丽水县,划归府兼理。自隋建州设县以来,丽水历为州、郡、路、府治所。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25日,光复军光复丽水,立处州军政分府,兼理丽水县事,上隶浙江军政府。
中华民国3年(1914)行省、道、县三级制,丽水县属瓯海道。16年废道,行省、县二级制,丽水县直属省。19年省分设县政督察区,属第十一区,后改第二特区。24年,改设行政督察区,丽水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37年4月,改第六区,7月改第七区。丽水县均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5月10日,丽水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七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丽水县属丽水专区。1950年4月,县府迁驻碧湖镇。1952年1月,撤丽水专区,丽水县属温州专区。5月13日。县府迁返城关镇。1958年7月、1960年2月,云和、景宁两县先后并入。1961年6月1日,县府迁驻云和镇。1962年4月分云和县,县府迁返城关镇。1963年5月,复设丽水专区,丽水县属丽水专区,仍为专署驻地。1968年11月专区改称地区,丽水县属丽水地区。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仍属丽水地区。2000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以原县级丽水市的行政区域为莲都区的行政区域。莲都区为新设立地级丽水市的驻地。
历代建置沿革表
朝代 |
公元 |
|
县名 |
县上一级地 方行政组织 |
说 明 |
夏、商、周 |
前2070-前770 |
|
|
扬州 |
|
春秋战国 |
前771-前220 |
|
|
越 |
越亡后属楚
|
秦 |
前221— 前207年 |
|
|
闽中郡 |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继平百越,又置闽中、南海、象郡、桂林四郡。丽水地属闽中郡。 |
西汉 |
前206年— 公元8年 |
|
|
东瓯国 |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立东瓯国君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丽水地属东瓯。 |
|
回浦县 |
会稽郡(治吴县) |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内迁,昭帝始元二年(前85),于其境(今台、温、丽三地区)置回浦县。 | ||
东汉 |
25— 220年 |
|
章安县 |
会稽郡 |
东汉光武建武初,省回浦入鄞县,章帝章和元年(87)析回浦故地置县,名章安。 |
会稽郡(治绍兴) |
顺帝永建四年(129)以浙水分东西,西为吴郡,东为会稽郡。 | ||||
|
松阳县 |
会稽郡 |
献帝建安四年(199),会稽太守孙策分章安置松阳县。 | ||
三国吴 |
222— 280年 |
|
松阳县 |
临海郡 |
吴太平二年(257),会稽王孙亮分会稽东部为临海郡,治章安县(今台州)。 |
东晋 |
317— 420年 |
|
|
永嘉郡 |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群南部置永嘉郡(治今温州)。 |
续表
朝代 |
公元 |
县名 |
县上一级地 方行政组织 |
说 明 |
|
|
|
|
|
南北朝 |
420— 589年 |
松阳县 |
永嘉郡 |
|
隋 |
581— 618年 |
括苍县 |
处 州 |
文帝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之东乡立括苍县。废永嘉、临海二郡为县,置处州,治括苍,即今之丽水。 |
|
括 州 |
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 | ||
|
永嘉郡 |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 ||
唐 |
618— 907年 |
丽水县 |
括 州 |
武德四年(621)复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丽水之名,始见于此,不详建置年月。 |
括苍县 |
|
武德八年(625)省丽水入括苍。 | ||
|
| |||
|
武则天万岁登丰元年(696),析括苍县东北及婺州之永康县南地置缙云县。 | |||
|
睿宗景云二年(711),析括苍县置青田县。 | |||
缙云郡 |
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 | |||
括 州 |
肃宗乾元元年(758),改缙云郡复为括州。 | |||
|
| |||
丽水县 |
处 州 |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避德宗讳,改括州为处州,改括苍县为丽水县。 | ||
五代 吴越 |
907— 960年 |
丽水县 |
处 州 |
|
宋 |
960— 1127年 |
丽水县 |
处 州 |
|
元 |
1271— 1368年 |
丽水县 |
处州路 |
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蒙古军队南下,取处州, |
安南府 |
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占处州,改处州路为安南府,旋改处州府。 |
续表
朝代 |
公元 |
县名 |
县上一级地 方行政组织 |
说 明 |
明 |
1368— 1644年 |
丽水县 |
处州府 |
代宗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浮云乡、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析丽水宣慈、应和二乡暨懿德乡之一部置宣平县。 |
清 |
1644— 1911年 |
丽水县 |
处州府 |
宣统三年(1911)七月,同城首县划归府兼理,丽水县除。 |
处州军政分府 |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11月25日丽水光复,成立处州军政分府,统辖旧处属十县,兼理丽水县事。 | |||
中 华 民 国 |
1912— 1949年9月 |
丽水县 |
瓯海道 |
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厅、州,一律改称县。3年(1914)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丽水县属瓯海道。 |
浙江省 |
民国16年(1927),废道一级,实行省、县二级制。 | |||
第十一县 政督察区 |
民国19年(1930),浙江省实行县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划为十二个区域,丽水为第十一区域首席县。后改为第二特区。 | |||
第九行政 督察区 |
全国实施行政督察专员制,始于民国21年(1932),浙江省于24年(1935)划全省为9个督察区,后督察区划分数次调整,丽水曾先后列为第九、第六、第七区,丽水县均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 |||
第七专区 |
1949年5月10日丽水解放,9月设浙江省第七专区。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
1949年 10月1日— |
丽水县 |
丽水专区 |
1949年10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日改为丽水专区。 |
温州专区 |
1952年1月撤丽水专区,丽水县划归温州专区。 | |||
丽水专区 |
195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丽水县归属,仍为驻地。 | |||
丽水地区 |
1968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 | |||
丽水市 |
丽水地区
|
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丽水县,设立丽水市(县级),以原丽水县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仍属丽水地区。 | ||
|
|
莲都区 |
丽水市
|
2000年7月19日,撤销行署建制,设地级丽水市,原丽水市改设莲都区,行政区域不变,隶属丽水市。 |
|
|
附图:明代《栝苍汇纪》丽水县境图
第二节 境 域
隋代括苍县境包括今莲都区、云和县、景宁县,青田县大部,文成县一部分、缙云县及武义县南部。东邻临海、永嘉县,南接瑞安、泰顺县,西连松阳县,北界金华、武义、永康县。
唐武德四年(621)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丽水之名始见于此。八年(625),省丽水入括苍。万岁登封元年(696),析括苍东北地及永康县地置缙云县。景云二年(711),析柔远乡置青田县。大历十四年(779),为避德宗讳,括苍易名丽水,境域无变。
明景泰三年(1452),析宣慈、应和二乡暨懿德乡之半置宣平县,析浮云乡与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时丽水县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南距西北一百八十里,东北距西南一百九十里,面积1149.93平方公里。东至青田县界二十里,至县城一百五十里;南至景宁县界一百一十里,至县城一百五十里;西至松阳县界五十里,至县城一百二十里;北至缙云县五十里,至县城九十里;西北至宣平界四十里,至县城一百二十里,至武义界一百里,至县城一百六十里。至民国无变动。
1950年,划黄岭(原名沈青)、陈村2乡入宣平县,陈村旋返属丽水县。1951年4月,划峰源、赛源2乡入云和县,缙云县严溪乡划入。1956年6月30日,析高溪乡朱岭脚自然村入宣平县。1958年4月宣平县建制撤销,5月,崇义、新和、梁周、永丰、联成5乡并入。7月,云和县并入。1960年2月,景宁县并入。1962年2月,原宣平县并入地域划归武义县,4月复回属丽水县。4月,划云和、梅源、红星、渤海、东坑、沙溪6区及云和、鹤溪2镇重置云和县。1963年6月,纳遂昌县联溪公社圳头、圳后、大林、麦垵4大队入境。1984年11月,划双港、朱村、金村3乡入云和县。2001年8月10日,水阁街道划由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2009年3月,富岭街道划由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
莲都区东邻青田县,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相连,西接松阳县,东北界缙云县,西北与武义县接壤,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0公里,总面积1502.1平方公里。
附图:雍正《处州府志》丽水县境图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全县十乡,孝行乡、来仪乡、义靖乡、元和乡、浮云乡、懿德乡、和乐乡、宣慈乡、应和乡、喜康乡。元沿宋制。
明景泰三年(1452)。析置云和、宣平县后分为七乡、三十四都、一百一十六里。
县城 东隅二坊、西隅二坊、前隅三坊,凡七里。
孝行乡在县西南,一都至六都,共十六里。
来仪乡在县西南,七都至十都,共十三里。
义靖乡在县西南,十一都至十六都,共十六里。
元和乡在县西南,十七都至二十都,共十二里。
懿德乡在县西北,二十一都至二十五都,共十七里。
和乐乡在县北,二十六都至二十八都,共十二里。
喜康乡在县东,二十九都至三十四都,共二十三里。
清初袭明制,至雍正年间(1723—1735)改里为庄。道光《丽水县志》载县城分五隅,隅下设铺,全县三百四十八庄。
清光绪三年(1877)行政区划
乡 |
都隅 |
庄 铺 |
府 (县) 城 |
中隅 东隅 南隅 西隅 北隅 |
府前驿前坊前三铺 县前清风石桥仓后西贤贵恕石草溪头八铺 仓前市连永应梨园四铺 兴贤花楼华祠阜宁锦山澄清里仁星华梅山九铺 枣山澄西二铺 |
续表
乡 |
都隅 |
庄 铺 |
孝行 乡在 县西 南 六都 六十 庄 |
一都 |
括苍(附郭)上步(在溪南)下步(在溪南)吕步 3 |
二都 |
富岭 10 周前村 15 小叶村 15 齐村 15 渠弄 15 张垵 20 下苍 20 下张 20 林村 20 道庄 20 寺后 20 刘20 张闇 20 前垟 20 上徐 20 | |
三都 |
桐岭 5 黄村 10 吴垵 10 吴弄口 10 杨店 10 管弄 10 张村 15 俞庄 15 齐垵 15 叶15 桥亭 15 水阁 15 | |
四都 |
瓷窑 5 小白岩 8 后商 10 大白岩 10 沈村 10 前吴 10 山根 15 河头 15 张村 15 谢村 15 河边 15 岩头下 15 白峰20 | |
五都 |
白口 25 下堰 25 赵村 25 石牛 20 任村 25 | |
六都 |
白桥 30 郎其 30 土地窑 30 缸窑 30 黄塘 30 峰山(今名山根)35 黄山 35 吴源 40 度吴 40 | |
来仪 乡在 县西 南 四都 三十 二庄 |
七都 |
新亭 20 上赵 20 吴圩 25 张圩 25 陈山 25 龙石 25 丽坑 25 陈店 14 周庵 30 |
八都 |
沙溪 30 驮元 35 大山 35 陈漈 35 | |
九都 |
塘里 35 泉庄 25 九龙 40 章庄 30 下陈 30 纪店 30 蒲塘 30 朱村 30 下季村 30 | |
十都 |
资福 35 西黄 35 上黄 35 上地 35 李湖 30 县头 35 雾岭 35 | |
义 靖 乡
六 都 三 十 八 庄 |
十一都 |
下河 35 上阁 35 横塘(今废) 35 赵村 35 松坑口 40大漈 40 |
十二都 |
大陈 35 章塘 35 白湖 35 周村 25 河东 40 概头 40 | |
十三都 |
下35 湾竹 40 高溪 40 下庄 50 朱云坑 55 漈上 50 占山 60 | |
十四都 |
沙岸 45 岚山头 45 岑口 45 派田 50 | |
十五都 |
山峰 40 下汤 40 碧湖 40 采桑 40 瓦窑 40 下缸 40 | |
十六都 |
吴村 40 步 40 南山 40 蔡村 45 平岭 45 梅后 45 部里(今名外斜)50 箬溪 50 黄庄 50 |
续表
乡 |
都隅 |
庄 铺 |
元和乡 在县 西南 五都 六十 七庄 |
十七都 |
魏村 45 神堂 45 岩头 45 箬溪口 45 前林 45 汤村 45 概头 45 杨店 45 新溪 45 下梁 45 周巷 45 义埠 45 保定 45 |
十八都 |
石侯 50 前村 50 利山 60 西黄 65 关岭 65 金坑 70 大源 70 岭根 70 白95 赛坑 100 木寮 90 后垄 85 下庄 80 陈村 75 钱坑 75 上垟 75 下园 75 前山 70 源头 70 源里西坑 70 小井 65 上井 65 徐山 60 何村西坑 55 河村 65 岭下 55 | |
元 和 乡 |
十九都 |
莲河 50 河边 60 大港头 55 河边金 60 玉溪 65 云雾坑 70 小山 65 上庄 70 |
二十都 |
均溪 50 杨山 70 张山 70 石桥 70 北埠 60 西斜 75 黄田 75 半岭 75 | |
懿 德 乡
在 县 西 北
四 都 五 十 九 庄 |
二十一都 |
下圩 40 垄里 35 竹洲 40 黄岭 45 畎岸 50 徐岸 50 昆濑 25 陈村 30 屿峿 30 窑畈 40 金弄口 30 清湾 35 |
二十二都 |
雅岭 60 岭东 65 上陈 70 金竹 75 竹后 75 陶坑口 75 钟染 85 库头 75 岱后 85 滴水岩 60 南源 65 皂树 70 大路边 75 杨坑 80 卢村 80 董弄 85 坑里 60 鲍店 65 | |
二十三都 |
西溪 60 东山 60 板染 65 麻舍 75 泄下 75 陶坑 75 箬坑 75 洪渡 50 黄村 50 金村 50 富村 55 半岭 45 根竹园 50 葛渡 55 沙畈 55 张山后 55 吴里 55 | |
二十四都 |
长濑 35 小安 35 谢山头 45 季岭根 45 周村 50莲房60 大铺 55 龚山 70 常乐 60 吴弄 65 雾后 40 周坑 40 梅田 40桑溪 40 雅庄 40 | |
二十五都 |
浯顾 25 太平 30 溪头 30 竹洲 35 上35 下35 潘村 40 小溪 40 朱弄 50 | |
和乐乡 在县 西北 三都 二十庄 |
二十六都 |
黄山前 20 花街 10 常宅 15 白善 15 田村 15 |
二十七都 |
苏步 20 官桥 20 张村街 25 雷公山30 下沈 30 俞村30 | |
二十八都 |
通惠(附郭)马鸣(附郭)直街(附郭)塔头 5 巴岗(今废)5 桃山 5 卢湾 10 武村 15 茗湖 15 |
续表
乡 |
都隅 |
庄 铺 |
喜 康 乡
在 县 东
六 都 七 十 二 庄 |
二十九都 |
陈寮 20 大岭 25 俞岭 35 李家源 45 林村 40 沈村 40 沈山 45 黄畈 45 毛庄 45 叶平头 50 馆头 60 黄村 45 和阳 50 岩头 40 岭根 50 金鸟 55 吴处 5 皂坑戈劄 50 曳山 60 竹园头 60 |
三十都 |
社后 15 时墩 15 青林 20 堰头 20 | |
三十一都 |
何村 20 祝村 25 俞庄 25 罗冈 30 陈坑 30 下叶 30 陈突 30 池岭 40 油竹坑 40 上下郑 45 关下 10 卢步 10 黄泥墩 15 水东 10 梅溪 20 | |
三十二都 |
吴宅 5 祥集 10 贺家 10 枫树岗 10 卢弄 15 陈村 10 黄茅坑 10 长坑 15 圳古 5 岩泉 20 坑口 20 秋塘 25 项渡 30 彭头 35 枫树湾 25 银场 30 | |
三十三都 |
前路(附郭)后街(附郭)黑桥(附郭)梅墩(附郭)下河 5 奚渡 5 后铺 3 | |
三十四都 |
弓岸 5 金村 10 大坑口 15 龛潭 15 风化 20 大坑 20 周坑 30 瀑泉 30 杨梅岗 30 |
* 庄名后的数字为距县城里数。单位:市里
清宣统二年(1910),筹办地方自治,改变行政区划,全县以东、南、西、北为四乡区,分城区、东喜区、东康区、南孝区、南元区、西来区、西靖区、西义区、北懿区、北和区等10个自治区。
附图:道光《丽水县志》城区图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成立,袭清末旧制。
民国元年至16年(1912-1927)行政区划表
(5隅、26铺、4乡、8区、575庄)
乡 |
区 |
庄 | |
|
城
区 |
城
中 |
中隅(府前驿前坊前三铺) 东隅(县前清风石桥仓后西贤贵恕石草溪头八铺) 南隅(仓前市连永应梨园田铺) 西隅(兴贤花楼华祠阜宁锦山澄清里仁星华梅山九铺) 北隅(枣山澄西二铺) |
附
郭 |
括苍(附郭)上步(溪南)二步(溪南)吕步通惠(附郭)马鸣(附郭)直街(附郭)塔头巴冈桃山吴宅前路(附郭)后街(附郭)黑桥(附郭)下河奚渡后铺 | ||
东
乡 |
东 喜 区 |
岩泉(自治公所设此)坑口秋塘圳古枫树湾银场祥集贺家枫树冈卢衙陈村黄毛坑长坑陈寮大岭俞岭郑源却金馆茭青李家源林村沈村黄畈毛庄徐宅叶坪头馆头大潘山黄寮廷坑垟社后叶墩关下青林堰头 | |
东 康 区 |
水东梅溪黄泥墩卢埠(内附前山后村)河村祝村俞庄罗冈陈坑下叶陈突项渡彭头弓岸金村大坑口龛潭凤化大周坑瀑泉杨梅冈黄村和阳岩头岭根金鸟吴处皂坑戈劄曳山竹园头池岭油竹坑上下郑 | ||
南
乡 |
南孝区 |
水阁(自治公所设此,附界牌山后弄东岸)桥亭张村吴垵(附垟庵沙溪亭)管弄(附芝麻地)齐垵杨店(附余庄弄汤庵)叶(附沙井后上徐岭乌洞殿)俞庄(今呼俞庄前)黄村(附叶垵)朱弄口(附桃弄)吴弄口桐岭俞村八百秧(附七百秧官畈镬灶门)陶庄(附双坑西窦)前垟(附荷村独立冈)上徐(附鸠舍双闵山)寺后下张(附举鼎大路坑)刘(附外棚朱章)章闇 |
续表
乡 |
区 |
庄 |
南
乡 |
南孝区 |
陈张垵(附藤冈葡岭大梁山脚)林村(附九山)下仓(附靛青山大源圩荷里凸)小叶村齐村周前村(附西弄)渠弄富岭(附中下店)瓷窑(附步里坑菖蒲井)小白岩后商大白岩沈村前吴山根河头张村谢村河边白峰陈山龙石上赵(附官山夹弄)丽坑前田陈店周庵(附山根沙旺)沙溪(分上下堡)驮元大山(分上下山)杨山陈漈(今呼松坑圩)张坑(附季平)县头下章(附宅塘)章巷(附高山原)雾岭 |
南元区 |
大港头(旧名双溪,自治公所设此)河川(旧名河边)莲河头嘴张里长须寮河边金玉溪小山上庄云雾坑横坑朱边半岭黄田西斜高路后桑均溪北埠麻寮佛堂下汀洲寮牛弄金田窟界址岭火焰山玉田(俗呼毛田)杨山白下张山茅竹义村畈石桥头李家场后畲石亭下陈坑派塘和尚田南山(分上下二庄)埠黄亭重河坑箬溪大坑底平岭梅坞蔡村部里(分内外畲)黄庄(半属青田)白沙吴村松坑口杨梅亭杨寨蒋坑大坑张坳枞坑大坳天井湾五步岭山头(一呼和尚畲)大漈周坑周井鲤鱼头牛轭岭黄金岩杨村头大爿金交椅陈山头(半属青田县)石侯渠家塘东村前村黄店利山陈山西黄天平岗关岭赵山头柿树垟冷水堰黄泥坦(又称东营坑)葑垟白赛坑岭根金坑大源木寮蔡坑(半属云和县)高葚(半属云和县)徐坑钱坑夏庄源头陈村下园上垟前山(又名旁山)内西坑上井小井腾大头仙人寮陈源龙亩徐山冷水坑马田下外西坑河村岭下下旱大山 | |
西
乡 |
西来区 |
九龙(自治区所设此,分纪堡周堡中叶刘埠夏叶)石牛任村赵村白口下堰港口下黄山高低级上黄山白桥丁埠头郎奇土地窑后闾朝家弄山底水碓平田岭根神堂源大吴吴源窟西源新亭吴圩塘里泉庄章庄下季村下陈纪店蒲塘上朱村里河资福上黄西黄后店上地 |
西靖区 |
高溪(分前桥后桥)红山项畈湾竹下河下上山上狭头高桥头矮钉步下庄(附上寮)白岩朱云坑(附朱云坑口)落山虎张坑龙潭背屋基背细高畲大高畲占山郑山横岚青塘黄得名南坑垅乌漈上黄坑漈口沙岸西山岚山头岑口红唇姥岭脚小济派田苍坑南坑口庵前北空岑峰寺大垅杨柳坪南坑大岭根惠明寺水牛背吴山(附吴山坳)金坑峰山黄塘窑缸窑坑和尚岩缸窑岭度吴西源口燕窝弄西源新塘源牛母岭考坑毛斜吴五丘头陈岭 | |
西义区 |
碧湖镇(自治公所设此,分上中下堡)白河下河上阁横塘赵村章塘道土大陈 | |
黄周村下概头河东新坑林家村下缸瓦窑埠采桑湖口三峰上汤村山头下汤村杨店吴村魏村神堂西山脚杨山口潘塘岩头前林金村箬溪村(附源底)上概头下梁周巷新溪义埠保定 |
续表
乡 |
区 |
庄 |
北
乡 |
北懿区 |
西溪 东山 雾 岩潭 大溪 石蒙圩 百埠 潘村 板染 麻畲 泄下 陶坑 箬坑 张坑 长潭口 鸭班 木杓坑 洪渡 郑山 章山 雅岭(附溪头) 张山 岭东 竹后 桃川 梅川 竹笼川 小箬坑 鲍店 上陈 金竹 钟染 浅 库川 上金竹 八石坑 龙川 双源 季岭根 周村 前山 桃源 莲房 青坑 高畲 田弄源 马弄 青冈后 五石砻 西岩坑 青冈 大铺 龚山 和柜坑 张坑 底坑 大铺坑 常乐 昌坑头 羊山头 吴弄 黄沙圩 双山凸 富村 黄村 江弄 山腰 下河洞 下坑 金村 河村 沙畈 葛渡 徐坳 山头冈 麻车源 下斜畈 塘弄 张山后 吴里 太山 根竹园 金竹坑 半岭 长濑 谢山头 小安 学坑 周坑 雾后 梅田 郑坑底 石井坑 桑溪 下龚 江弄 外铺 苞萝铺 低冈 新弄 滴水岩 凤弄 杨什弄 南源 皂树 大路边 孙村 卢村 杨坑 底朱 半朱 江西铺 董源 仙里 梅弄 金山头 周弄岭 磨弄 |
北和区 |
官桥 余村 下沈 张村 雷公山 苏埠 花街 田村 常宅 白善 黄山前 畎岸 徐岸 黄岭 垄里 下圩 竹洲 窑畈 屿峿 陈村 清湾 金弄 昆濑 西坑 卢湾(附徐宅) 茗湖 武村 朱弄 小溪 潘村 下 上 竹洲 溪头 太平浯顾 |
民国17年(1928)7月,行街村制,寻改村里制,在城为里,在乡为村,村(里)上下5户为邻,5邻为闾。全县设村(里)委员会153(城内8里:岩泉里、春惠里、南明里、西苍里、内中里、外中里、通惠里、望京里),闾1276,邻6255。
民国19年4月,划为自治区,原城区为第一区,区公所设城内;东乡为第二区,设岩泉;南乡为第三区,设大港头;西乡为第四区,设碧湖;北乡为第五区,设太平。村里改编为乡镇。至21年1月,全县9镇,140乡,乡镇以下仍为闾邻。
民国23年推行保甲制,裁撤自治区公所,按原自治区设保甲编组委员会,全县并为64乡(镇),编保327,甲3364。
民国24年12月,于原第五区设太平区署,辖16乡。25年7月,合原第三、第四南区境置碧湖区署,辖2镇28乡。原第一、第二区设乡镇联合办事处,一区辖6镇,2乡、二区辖10乡。
民国23年至27年(1934-1938)行政区划表
区 |
乡镇数 |
乡 镇 |
保 数 |
甲 数 |
总保数 |
总甲 数 |
一区 |
8 |
春泉镇 |
5 |
54 |
42 |
468 |
南明镇 |
7 |
70 | ||||
淮海镇 |
6 |
80 | ||||
梅山镇 |
6 |
74 | ||||
丽阳镇 |
6 |
73 | ||||
南括镇 |
4 |
42 | ||||
东郭乡 |
5 |
47 | ||||
北郭乡 |
3 |
28 | ||||
二区 |
10 |
宁泉乡 |
7 |
69 |
56 |
548 |
青浮乡 |
4 |
37 | ||||
乾利乡 |
6 |
64 | ||||
元亨乡 |
4 |
50 | ||||
东坤乡 |
4 |
32 | ||||
晋孝乡 |
5 |
38 | ||||
信和乡 |
9 |
86 | ||||
清安乡 |
7 |
76 | ||||
东叶乡 |
5 |
47 | ||||
泉化乡 |
5 |
51 | ||||
碧湖区 |
30 |
和平镇 |
7 |
74 |
144 |
1449 |
中市镇 |
9 |
85 | ||||
河陈乡 |
7 |
91 |
续表
|
区 |
乡镇数 |
乡 镇 |
保 数 |
甲 数 |
总保 数 |
总甲 数 |
|
碧湖区 |
30 |
九龙乡 |
9 |
95 |
144 |
1449 |
|
中和乡 |
8 |
82 | ||||
|
峰溪乡 |
6 |
58 | ||||
|
吴靖乡 |
3 |
28 | ||||
|
云龙乡 |
4 |
47 | ||||
|
南岭乡 |
6 |
58 | ||||
|
协和乡 |
6 |
55 | ||||
|
保定乡 |
5 |
60 | ||||
|
众和乡 |
3 |
23 | ||||
|
大港头乡 |
6 |
51 | ||||
|
协平乡 |
3 |
30 | ||||
|
徐井乡 |
3 |
34 | ||||
|
三源乡 |
5 |
53 | ||||
|
集峰乡 |
2 |
24 | ||||
|
通源乡 |
5 |
43 | ||||
|
斜溪乡 |
4 |
36 | ||||
|
南山乡 |
3 |
24 | ||||
|
松坳乡 |
3 |
31 | ||||
|
连云乡 |
6 |
64 | ||||
|
礼义乡 |
3 |
27 | ||||
|
八堡乡 |
3 |
23 | ||||
|
外郭乡 |
4 |
41 | ||||
|
共和乡 |
3 |
29 | ||||
|
望军乡 |
4 |
42 | ||||
|
水阁乡 |
4 |
37 | ||||
|
浣溪乡 |
4 |
40 | ||||
|
鼎南乡 |
6 |
53 | ||||
太平取 |
16 |
平溪乡 |
6 |
62 |
85 |
897 | |
武街乡 |
6 |
64 | |||||
沈余乡 |
4 |
42 |
续表
区 |
乡镇数 |
乡 镇 |
保 数 |
甲 数 |
总保数 |
总甲 数 |
太平区 |
16 |
三多乡 |
5 |
56 |
85 |
897 |
青前乡 |
5 |
52 | ||||
安田乡 |
6 |
62 | ||||
|
|
合溪乡 |
4 |
47 |
|
|
黄山鹤乡 |
4 |
50 | ||||
雅岭乡 |
6 |
64 | ||||
长乐乡 |
3 |
24 | ||||
西岸乡 |
5 |
47 | ||||
五和乡 |
8 |
96 | ||||
四合乡 |
6 |
68 | ||||
周莲梅乡 |
6 |
63 | ||||
金岱梅乡 |
5 |
51 | ||||
西泄乡 |
6 |
59 |
民国28年1月,中市镇、和平镇合并为碧湖镇。析碧湖区大港头、和鼎、协并、南通斜、峰源5乡置大港头区,区署大港头,大港头乡改为镇。改第一区为城区,第二区为岩泉区。改春泉镇为丽东镇,南明镇为丽南镇,淮海镇为丽西镇,梅山镇为丽中镇,丽阳镇为丽北镇,南括镇为望南镇。调整后,全县为8镇30乡。
民国29年6月,城区6镇调整为临溪、囿山、望京3镇,撤大港头镇,全县调整为5区4镇28乡。
城区:临溪、囿山、望京3镇,厦河乡。
太平区:多武、合平、双安、和合、乐莲、雅西、梅泄、沈前、青岸9乡。
岩泉区:灵山、清泉、晋元、信孝4乡。
碧湖区:碧湖镇、南阁、外堡、中和、九龙、靖溪、云岭、礼溪、河陈、松云、定和10乡。
大港头区:和鼎、港南、三平、峰源4乡。
民国31年6月,撤大港头区,另析碧湖区松云、礼溪、外堡、南阁4乡置三平区驻箬溪。
民国34年5月,临溪、囿山、望京三镇合并,称莲城镇。8月三平区撤,10月区全撤。
民国35年9月10日,全县乡镇撤并调整,设莲城、碧湖二镇,清灵、晋云、信孝、南明、南溪、松平、港和、峰源、九龙、高溪、保定、多武、沈青、平安、双乐、雅梅、和合17乡。
民国37年11月11日,复碧湖区,辖港和、九龙、高、保定、峰源、松平、南溪、南明8乡,12月5日,复太平区,辖平和、和合、多武、沈青、双乐、雅梅6乡。莲城镇和晋元等4乡由县直辖。
民国38年1月,丽水县辖2区、19乡镇、26保、1513甲。
民国36年至38年(1947-1949)行政区划表
|
乡镇 |
乡镇公所驻地 |
保数 |
县 直 辖 乡 镇 |
莲城镇 |
城内 |
19 |
晋元乡 |
黄畈 |
13 | |
信孝乡 |
黄村 |
13 | |
清灵乡 |
岩泉 |
16 | |
碧
湖
区 |
南明乡 |
周前 |
16 |
碧湖镇 |
碧湖 |
13 | |
港和乡 |
大港头 |
13 | |
九龙乡 |
九龙 |
16 | |
高溪乡 |
高溪 |
16 | |
峰源乡 |
庞山 |
7 | |
保定乡 |
保定 |
14 | |
松平乡 |
松坑口 |
14 | |
南溪乡 |
沙溪 |
16 | |
太
平
区 |
平安乡 |
小安 |
14 |
和合乡 |
葛渡 |
12 | |
多武乡 |
武村 |
13 | |
雅梅乡 |
西溪 |
16 | |
沈青乡 |
凤山前 |
12 | |
双乐乡 |
小溪 |
13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
5月10日,丽水县解放。10月,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便于贯彻政令,对区乡进行调整,撤销莲城镇,改建城区,全县调整为7个区,39个乡镇,建立248个行政村,18个行政街。
1949年12月行政区划表
|
乡镇数 |
乡(镇) |
行政村数 |
行政街数 |
城区 |
|
下设第1-18行政街 |
|
18 |
县属镇 |
1 |
碧湖镇 |
10 |
|
碧湖区 |
6 |
高溪乡 新石乡 和合乡 新华乡 同心乡 龙潭乡 |
46 |
|
太平区 |
7 |
西溪乡 安溪乡 芦南乡 平 乡 双溪乡 仙渡乡 雅川乡 |
54 |
|
江南区 |
8 |
港和乡 峰源乡 赛源乡 通源乡 中兴乡 联合乡 峰和乡 新和乡 |
43 |
|
岩泉区 |
8 |
清灵乡 水东乡 双杨乡 双黄乡 池岭乡 信孝乡 银溪乡 海潮乡 |
44 |
|
南明区 |
5 |
南明乡 水阁乡 富岭乡 新兴乡 联兴乡 |
23 |
|
苏埠区 |
4 |
多武乡 莲城乡 沈青乡 苏埠乡 |
26 |
|
1950年
5月,对全县区、乡进行整编。撤南明区入江南区,撤苏埠区(其中莲城、多武2乡划归城区,苏埠、沈青2乡划归碧湖区),将城区和岩泉区的海潮乡划归地委作基点。全县辖4区、42乡、1镇。6月,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岩泉、碧湖2区各增设1个乡。9月,为便利土地改革,恢复南明区。年底共5乡,44乡,1个县属镇,249个行政村。
1950年底行政区划表
|
乡镇 |
驻地 |
行政村数 |
乡镇 |
驻地 |
行政村数 |
县直属 |
碧湖镇 |
碧湖 |
10 |
|
|
|
碧 湖 区 |
高溪乡 新石乡 九龙乡 和合乡 沈青乡 |
高溪 石牛 九龙 魏村 |
9 10 11 8 4 |
龙潭乡 同心乡 新华乡 陈要乡 苏埠乡 |
朱云坑 赵村 周巷 前垟 苏埠 |
7 7 4 6 4 |
江 南 区 |
港和乡 赛源乡 中兴乡 峰和乡 |
大港头
箬溪 西坑 |
5 4 4 4 |
峰源乡 通源乡 联合乡 新和乡 |
石候 松坑口 杨山 |
4 5 5 4 |
南 明 区 |
南明乡 富岭乡 联兴乡 临江乡 |
叶垵 齐村 陈店 金山下 |
4 5 6 5 |
水阁乡 新兴乡 龙江乡 |
叶岙 张村 沙溪 |
5 4 5 |
岩 泉 区 |
青林乡 双杨乡 双黄乡 信孝乡 大岭乡 |
青林 祝村 黄畈 黄村 大岭 |
6 7 9 6 5 |
水东乡 戈剳乡 池岭乡 银溪乡 |
水东 管头 池岭 银场 |
5 6 5 5 |
太 平 区 |
西溪乡 双溪乡 雅里乡 供莲乡 泄川乡 |
西溪 双溪 雅里 莲房 库头 |
4 4 6 4 7 |
芦南乡 仙渡乡 安溪乡 朱乐乡 平岙乡 |
皂树 富村 小安 季岭根 下岙 |
6 5 7 8 5 |
1951年
1月,进行县界和区、乡区域调整。析沈青乡、陈村乡入宣平县,陈村乡寻回属丽水县。2月,划城关区联城、新合2乡,碧湖区苏港乡,太平区平垵、安溪2乡置凤山区。太平区迁驻西溪,更称雅溪区。缙云县严溪乡划入丽水县后分设严溪、双鸟2乡,同时析信孝乡下金鸟、吴处2行政村入双鸟乡。析联城乡置凤街乡,析高溪、龙潭乡置新岭乡,析同心、九龙乡置里河乡,析新石乡置郎奇乡。安溪乡易名安田乡,新石乡易名石牛乡。4月,析峰源、赛源2乡入云和县,11月29日,析岩泉区信孝、戈剳、池岭3乡和严溪、双鸟2乡共5乡建立信孝区。划小区乡后,全县(含地委基点区一城关区)共分为8区,50乡,1县属镇,288行政村,18行政街。
1951年底行政区划表
|
乡镇 |
行政村(街) |
村(街)数 |
县直属 |
碧湖镇 |
一村 二村 三村 四村 五村 六村 七村 八村 九村 十村 |
10 |
城
关
区 |
城
内 |
第一行政街 第二行政街 第三行政街 第四行政街 第五行政街 第六行政街 第七行政街 第八行政街 第九行政街 第十行政街 第十一行政街 第十二行政街 第十三行政街 第十四行政街 第十五行政街 第十六行政街 第十七行政街 第十八行政街 上水南村 |
18街
1村 |
海潮乡 |
下河 后铺 廿八都 奚渡 天宁寺 上吉寺 河山 岗林 丽阳 九里 |
10 | |
碧
湖
区 |
和合乡 |
沙岸 南坑口 岚山头 岩头 红唇 苍坑 岭根 南坑 岑口 魏村 |
10 |
龙潭乡 |
郑山 朱云坑 张坑 横岚 龙潭背 济上 岑峰寺 |
7 | |
高溪乡 |
第一村 第二村 第三村 第四村 |
4 |
续表
碧
湖
区 |
新岭乡 |
缸窑 缸窑岭 吴源 山根 黄塘窑 |
5 |
郎奇乡 |
下圳 高低级 前街 白桥 后街 |
5 | |
石牛乡 |
泉庄 任村 石牛 新亭 白口 下赵村 |
6 | |
九龙乡 |
吴圩 下叶 第一村 第二村 第三村 |
5 | |
里河乡 |
里河 白河 下季村 大陈 蒲塘 纪店 |
6 | |
同心乡 |
河东 赵村 资福 上阁 上黄 章塘 |
6 | |
新华乡 |
汤村 三峰 前林 概头 周巷 保定 |
6 | |
陈村乡 |
前垟 窑畈 弄里 金弄口 汝河 清湾 |
6 | |
江
南
区 |
通源乡 |
西黄 利山 东村 石侯 外斜 |
5 |
联合乡 |
南山 松坑口 大济 贵坪 |
4 | |
中兴乡 |
第一村 第二村 第三村 第四村 |
4 | |
港和乡 |
大港头 河边 小山 玉溪 均溪 |
5 | |
山溪乡 |
北埠 任村畈 张山 杨山 |
4 | |
峰和乡 |
上庄 西坑 河村 黄田 |
4 |
续表
南
明
区 |
龙江乡 |
沙溪 章巷 里坑 龙石 大源 |
5 |
联兴乡 |
陈店 周斜 下章 松坑圩 前垟 |
5 | |
富岭乡 |
富岭 小叶村 张垵 下仓 下张 陶庄 |
6 | |
水阁乡 |
垟店 张村 叶岙 吴垵 上赵 水阁 |
6 | |
新兴乡 |
小白岩 大白碉 河边 白峰 张村 |
5 | |
南明乡 |
桐岭 桥亭 道弄 |
3 | |
临江乡 |
龛潭 大坑口 叶村 中堂 小武溪 |
5 | |
凤
山
区 |
平岙乡 |
太平 上岙 下岙 竹舟 吾顾 吴山 |
6 |
安田乡 |
小安 木后 学坑 谢山头 长濑 周坑 梅田 |
7 | |
凤街乡 |
平林 赵合 青坑 金街 凤山前 |
5 | |
苏港乡 |
坑口 苏埠 昆濑 港口 |
4 | |
联城乡 |
张村街 武村 白善 路湾 敏河 官桥 |
6 | |
新合乡 |
界牌 下沈 下林 峡 |
4 |
续表
岩
泉
区 |
水东乡 |
水东 黄泥井 芦埠 湾岙 风化 |
5 |
双阳乡 |
陈突 路岗 杨梅岗 祝村 雅坑 瀑泉 余庄 |
7 | |
青林乡 |
上江背 河村 干下 社后 青林 岩泉 |
6 | |
银溪乡 |
陈寮 银场 吴山 枫树湾 余岭足 |
5 | |
大岭乡 |
大岭 秋塘 冷水 后弄 贾坑 |
5 | |
双黄乡 |
李家源 老鸦矿 黄畈 徐宅 沈村 却金馆 高山 雨伞岗 里山 |
9 | |
信
孝
区 |
池岭乡 |
池岭 下郑 陈坑 和垟 |
4 |
信孝乡 |
大岭坑 黄村 木石坑 岭根 黄泥墩 |
5 | |
戈剳乡 |
戈剳 岭足 潘山 管头 黄寮 |
5 | |
双鸟乡 |
皂坑 下金鸟 上金鸟 吴处 胡坑 |
5 | |
严溪乡 |
刘西堂 匣头 黄坑 李村 下陆 严溪 |
6 | |
雅
溪
区 |
西溪乡 |
西溪 岩蒙 潘村 板染 百步 |
5 |
双溪乡 |
雅庄 黄村 双溪 洪渡 |
4 | |
供莲乡 |
莲房 周村 供山 鸭班 五石弄 |
5 |
续表
雅
溪
区 |
朱乐乡 |
小溪 朱弄 吴弄 长乐 大坑 季岭根 |
6 |
雅里乡 |
郑山 雅里 岭东 小箬坑 梅树弄 上陈 金竹 |
7 | |
泄川乡 |
库头 双源 龙孔 上金竹 陶箬 泄下 麻畲 岱后 |
8 | |
仙渡乡 |
鲍店 半岭 葛畈 何宅 仙里 |
5 | |
芦南乡 |
张山后 滴水岩 南源 芦村 皂树 董弄 |
6 |
1952年
1月19日,丽水专区撤消,丽水县改属温州专区,城关区回属丽水县,碧硝镇回属碧湖区。4月,碧湖区龙潭乡分为龙潭,南坑2乡,城关区海潮乡分为海潮、丽阳2乡。7月17日,城关区分设大众、丽阳、临江3镇。6月,海潮、丽阳2乡入岩泉区,9月,回属城关区。年末,全县辖8区,4镇,52乡,312行政村,18行政街。
1954年
10月,大众、丽阳、临江3个镇的18个行政街撤消,建立8个居民区。碧湖镇建立3个居民区。12月,凤街、联城2乡以溪为界调整为界,调整后凤街乡辖溪西边张村街、官桥、赵弄源、凤山前等4个村,联城乡辖溪东边白善、武村、敏河、路湾、花街、林宅口、青岗等7村。联兴乡前垟村划归富岭乡,丽阳乡黄坭山自然村划归丽阳镇。
1955年
5月21日,县第二农场奉命停办,将该自然村取名“新农村”,属同心乡管辖。
1956年
3月,根据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调整浙江省区、乡行政区域》的精神,撤城关、岩泉、南明、江南、凤山5区,存信孝、碧湖、雅溪3区,56乡镇并为24乡镇。312行政村,11居民区不变。撤销大众、丽阳、临江3镇建立城关镇。海潮、丽阳、青林3乡并为丽东乡。联城、新合、凤街3乡并为联城乡。双扬、水东2乡并为水东乡。临江、富岭2乡并为富岭乡,南明乡桥亭、下张2村并入。水阁、新兴2乡并为水阁乡,南明乡余庄前、吴弄口2村并入。苏港、陈村2乡并为苏港乡。银溪、大岭2乡并为银岭乡。戈剳乡潘山、琯头、黄寮、岭脚4村并入双黄乡。信孝、池岭2乡并为信孝乡,戈剳乡戈剳、张寮、竹园头3村并入,严溪、双鸟2乡并为严鸟乡,龙江、联兴2乡并为龙江乡。联合、中兴2乡并为联合乡。港和、通源、峰和、山溪4乡并并为港和乡。新华、和合、南坑3乡并为新合乡。龙潭、高溪、新岭3乡并为高溪乡。同心、九龙、里河、石牛、郎奇5乡并为平原乡。平岙、安田2乡并为太平乡,朱乐乡小溪、朱弄2村并入。分朱乐乡大坑、吴弄、季岭根、长乐、沙河5村等、和供莲乡并为莲乐乡。雅里、西溪2乡并为雅溪乡。仙渡、芦南2乡并为仙渡乡。碧湖镇和双溪、泄川2乡不变。
6月30日,高溪乡朱岭足自然村划归宣平县。
10月5日,增设城郊区,辖联城等5乡。
1956年行政区划表
|
乡镇数 |
乡(镇) |
县直属 |
3 |
城关镇 碧湖镇 丽东乡 |
城郊区 |
5 |
水阁乡 联城乡 苏港乡 水东乡 富岭乡 |
碧湖区 |
6 |
港和乡 联合乡 龙江乡 新合乡 高溪乡 平原乡 |
雅溪区 |
6 |
雅溪乡 太平乡 泄川乡 双溪乡 仙渡乡 莲乐乡 |
信孝区 |
4 |
信孝乡 严鸟乡 双黄乡 银岭乡 |
1957年
2月撤城郊区,原水东、水阁、联城、富岭、苏港5乡归县属。8月建立城郊工委(党委派出组织),辖原城郊区的水东等5乡,驻地水阁。其余未变动。
1958年
4月11日,撤宣平县,原曳岭区崇义、新和、梁周、永丰、联成5乡入丽水县,仍置曳岭区(新和乡更名丽新乡,联成乡更名巨溪乡)。 5月29日,撤云和县,原4区22乡镇全部并入丽水县,后4区改设3区。原云东区峰源、郑地、包山3乡,小顺区朱村、金岗、双溪3乡和碧湖区的港和乡共7乡置丽云区(改双溪乡为双港乡)。原梅源区太平、和平、林峰、云峰4乡和赤石区新建、赤石2乡共6乡置赤石区(改太平乡为梅源乡)。原云和县直属的城关镇,城北、城西、城郊、温溪、雾溪5乡和小顺区民主、小顺2乡及赤石区龙门、大源2乡共1镇9乡置云和区(改城关镇为云和镇,城北乡为局村乡,城西乡为沙溪乡,城郊乡为小徐乡)。6月,撤城郊工委,原水阁、富岭、苏港3乡入碧湖区,联城乡入雅溪区,水东乡入信孝区。
10月,废区、乡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改区为人民公社,乡为生产大队,行政村为生产队。将全县7区,3镇,48乡,46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分为8个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39个生产大队(以下简称大队),365个生产队,14个居民区,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958年行政区划表
|
生产大队数 |
生产队数 |
居民区数 |
户数 |
总人口数 |
其中:农业人口数 |
耕地面积(亩) |
城关公社 |
4 |
39 |
8 |
12699 |
46523 |
22975 |
34934 |
信孝公社 |
2 |
20 |
|
4036 |
14187 |
13966 |
16884 |
雅溪公社 |
5 |
53 |
|
9049 |
32060 |
31071 |
29807 |
英雄公社 |
5 |
29 |
|
6521 |
24025 |
23606 |
38065 |
碧湖公社 |
8 |
51 |
3 |
13154 |
44581 |
39644 |
88733 |
丽云公社 |
4 |
70 |
|
7111 |
22749 |
21873 |
39585 |
云和公社 |
7 |
73 |
3 |
9896 |
35096 |
32861 |
49234 |
梅源公社 |
4 |
30 |
|
5194 |
19536 |
19079 |
36979 |
备注:9月,曳岭公社改称英雄公社。
1959年
1月,生产大队改称管理区。10月,复称生产大队。7月,撤城关、碧湖、云和3管理区,复镇建制,由县直属。年末,全县8公社,44大队,3县属镇,280生产队,14居民区。
1959年行政区划表
|
生产大队 |
驻地 |
生产大队 |
驻地 |
生产大队 |
驻地 |
城关公社(住城关镇) |
丽东 |
铁丁桥 |
水东 |
水东 |
富岭 |
大坑口 |
联城 |
凤山前 |
|
|
|
| |
信孝公社(住黄村) |
信孝 |
黄村 |
双黄 |
黄畈 |
严鸟 |
严溪 |
雅溪公社(住双溪) |
雅溪 |
西溪 |
双溪 |
双溪 |
仙渡 |
葛畈 |
莲乐 |
莲房 |
泄川 |
库头 |
太平 |
下岙 | |
曳岭公社(住老竹) |
崇义 |
老竹 |
巨溪 |
样后 |
永丰 |
丁公 |
丽新 |
畎岸 |
苏港 |
陈村 |
|
| |
碧湖公社(住碧湖) |
水阁 |
水阁 |
石牛 |
石牛 |
高溪 |
高溪前桥 |
联合 |
松坑口 |
龙江 |
沙溪 |
平原 |
九龙 | |
新合 |
概头 |
|
|
|
| |
丽云公社(住大港头) |
港和 |
大港头 |
朱村 |
朱村 |
均溪 |
均溪 |
双港 |
双港 |
峰源 |
庞川 |
|
| |
云和公社(住云和镇) |
沙溪 |
沙溪 |
雾溪 |
雾溪 |
小顺 |
小顺 |
小徐 |
小徐 |
局村 |
局村 |
龙门 |
汤后门 | |
温溪 |
温溪 |
民主 |
云坛 |
大源 |
渡蛟 | |
梅源公社(住梅源) |
梅源 |
梅源 |
赤石 |
赤石 |
林峰 |
林山 |
云峰 |
荫山 |
和平 |
黄家 |
|
| |
直属镇 |
城关镇 (8个居民区) |
城内 |
碧湖镇 (3个居民区) |
碧湖 |
云和镇 (3个居民区) |
云和 |
备注:1月,英雄公社复称曳岭公社。
1960年
1月7日,撤景宁县,原辖8公社1镇全部入丽水县。2月27日,撤雅溪公社双溪大队,原辖的生产队或直属公社或划归雅溪、太平大队。
6月26日,撤城关公社丽东大队、信孝公社信孝大队、英川公社英川大队,其所属生产队划归公社直接领导。年末全县16公社,4镇,84大队,600生产队,18居民区。
1960年行政区划表
|
大队数 |
生产 队数 |
居民 区数 |
|
大队数 |
生产 队数 |
居民 区数 |
城关公社 |
3 |
39 |
|
大顺公社 |
4 |
17 |
|
信孝公社 |
2 |
21 |
|
东坑公社 |
4 |
14 |
|
碧湖公社 |
7 |
42 |
|
沙溪公社 |
5 |
27 |
|
云和公社 |
9 |
77 |
|
英川公社 |
4 |
24 |
|
丽云公社 |
5 |
56 |
|
毛垟公社 |
4 |
26 |
|
梅源公社 |
5 |
43 |
|
大际公社 |
5 |
30 |
|
曳岭公社 |
5 |
42 |
|
城关镇 |
1 |
6 |
8 |
雅溪公社 |
5 |
54 |
|
云和镇 |
1 |
1 |
3 |
红星公社 |
5 |
47 |
|
鹤溪镇 |
1 |
2 |
4 |
渤海公社 |
8 |
27 |
|
碧湖镇 |
1 |
5 |
3 |
1961年
9月,调整公社体制,恢复区建置,改一区一社为一乡一社,改生产大队为公社。温州地委批准丽水县设11区,72公社,4镇:
丽东区(城关、信孝合并):辖城关镇,岩泉、水东、联城、富岭、水阁、双黄、黄村、严鸟等8公社。
碧湖区:辖碧湖镇,龙江、石牛、平原、高溪、新合、联合等6公社。
雅溪区:辖莲乐、仙渡、西溪、泄川、太平、双溪等6公社。
丽云区:辖港和、均溪、双港、朱村、峰源、郑地等6公社。
曳岭区:辖丽新、崇义、永丰、巨溪、苏港等5公社。
云和区:辖云和镇,龙门、大源、民主、沙溪、小徐、局村、小顺、温溪等8公社。
梅源区:辖梅源、赤石、和平、林峰、云峰等5公社。
红星区:辖岳溪镇,外舍、澄照、张村、梅岐、大均等5公社。
渤海区(大顺并入):辖金钟、渤海、大都、大顺、陈村、新四等6公社。
沙溪区(毛垟、英川并入):辖芎岱、大地、毛泽、莲川、英川、隆川、葛山、黄湖、梧桐、标溪、炉而、沙湾等12公社。
东坑区(大际并入):辖东坑、景南、大际、雁溪、北溪等5公社。
1962年
2月,曳岭区崇义、巨溪、永丰、丽新4公社划归武义县。
2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调整农村人民公社的规模,改生产队为生产大队,改生产大队为生产队。实行“三级核算,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4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曳岭区崇义等4公社复归丽水县。
6月,恢复云和县。云和、梅源、红星、渤海、沙溪、东坑等6区所辖41公社及云和、岳溪2镇划归云和县。5月,丽东区富岭、水阁、联城等3公社及曳岭区苏港公社归县直属。年末,全县5区,31公社,2镇,345生产大队,11居民区。
1963年
6月6日,析遂昌县联溪公社圳头、大林、圳后、麦垵4大队入丽水县新合公社。9月23日,析城关镇丽阳、路湾、后铺(古城仍归城关镇)、海潮、天宁寺等5大队和联城公社青岗(其中九炮、仁场、大坑、老鼠坟划归林场)、花街等2大队共7个大队置丽阳公社。
1965年
1月,析高溪公社白岩、龙潭、郑山、大吴、吴源大队和新合公社岑峰寺、南坑口、苍坑大队共8个大队置红南公社,入碧湖区。10月21日,撤丽东区,原辖水东、双黄、黄村、丽阳等4公社归县直属。撤严鸟公社,入黄村公社。撤岩泉公社,其中凉塘、九里、干下、社后、上江背、岩泉、青林等7个大队入丽阳公社;秋塘、冷水、大岭、陈寮、吴山、银场、枫树湾等7个大队和双黄公社余岭脚大阶段置枫树湾公社,归县直属;析联城公社赵源、张村街、峡、下林、界牌、下沈、后弄等7个大队置张村街公社,入曳岭区;析苏港公社苏埠、坑口等2个大队和丽阳公社路湾、青岗、花街等3个大队入联城公社,改属雅溪区。年末,全县4区,33公社,2镇,350大队,11居民区。
1970年
7月1日,撤张村街公社并入联城公社,归县直属;撤枫树湾公社,其中余岭脚大队复归双黄公社,其余大队并入丽阳公社;撤红南公社并入高溪公社。其时全县4区,30公社,1县属镇,350大队,11居民区。
1978年
8月4日,恢复城郊区,辖丽阳、联城、水阁、富岭、水东、黄村、双黄等7个原县直属公社。
1979年
3月5日,恢复严鸟、枫树湾、张村街3公社,其管辖大队仍从原合并的有关公社划出。析莲乐公社底坑、供山、鸭班大队和西溪公社石蒙圩大队、泄川公社陶箬大队,共5个大队置石蒙圩公社。据农业统计年报,是年,太平公社增设枫柴大队,高溪公社增设山根大队,石牛公社增设白口大队。调整后全县5区,1县属镇,1建制镇,34公社,353大队,11居民区。
1981年
10月5日,均溪公社更名为北埠公社。缸窑大队分为缸窑、黄塘窑2个大队,下叶大队分为下叶、下季村2个大队;高溪公社增设岚山头、岑口2个大队。年末,全县5区,1县属镇,1建制镇,34公社,357大队,11居民区。
1982年
1月,城关镇8个居民区调整为17个居民区。港和公社建立大港头居民区。11月,碧湖镇改为县属镇。
1983年
1月,花街大队分为花街、金周2个大队,白桥大队分为白桥、下圳2个大队。5月,周巷大队分为周巷、下梁2个村,岩头大队分为岩头、箬溪口2个村,三峰大队分为三峰、前林2个村。7月,下河大队分为下河、城东2个村。10月,石竹大队分为石竹、八石坑2个村。11月,河口大队分为河口、采桑2个村。是年,共增设8个村。12月26日析仙渡乡皂树、鲍店、董弄、芦村、滴水岩、南源共6个村建立皂树乡。年末,全县5区,2县属镇,36乡(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370村,21居民区。
1984年
1月,章郑大队分为章山、郑山2个村。5月,小木溪大队分为小木溪、大门楼2个村。丽沙大队分为丽沙、上沙溪、岑山、龙石4个村。丽阳大队分为城北、城西2个村。6月,石蒙圩乡陶箬大队分为箬坑、陶坑2个村,陶坑村入泄川乡。祝村2个村。朱弄大队分为朱弄、沙河2个村。金鸟大队分为金鸟、吴处2个村。8月,撤销县好溪柑橘实验场,所属的何村、黄泥井2生产队入水东乡。是年,共增设10个村。7月12日析丽云区的朱村、双港、金村等3乡共25个村入云和县(11月22日正多移接交)。年末,全县5区,2县属镇,33乡,355村,21居民区。
1983年—1984年行政区划表
|
乡(镇) |
政社分 开时间 |
村数 |
居民 区数 |
乡(镇) |
政社分 开时间 |
村数 |
居民 区数 |
县直属 |
城关镇 |
1984 |
18 |
17 |
碧湖镇 |
1983.4 |
9 |
3 |
城郊区(10乡) |
丽阳 富岭 水东 双黄 严鸟 |
1983.10 1983.12 1984.1 1983.11 1984.1 |
7 11 11 8 9 |
|
水阁 联城 张村街 黄村 枫树湾 |
1983.12 1983.11 1983.12 1984.1 1984.1 |
10 13 7 10 8 |
|
碧湖区(6乡) |
高溪 平原 联合 |
1983.10 1983.4 1983.10 |
16 12 9 |
|
石牛 龙江 新合 |
1983.10 1983.10 1983.4 |
10 12 13 |
|
丽云区(4乡) |
港和 峰源 |
1984.1 1984.2 |
15 12 |
1 |
北埠 郑地 |
1984.2 1984.1 |
7 6 |
|
曳岭乡(5乡) |
崇义 永丰 苏港 |
1983.12 1983.11 1983.11 |
14 11 7 |
|
巨溪 丽新 |
1983.12 1983.12 |
14 10 |
|
雅溪乡(8乡) |
双溪 西溪 仙渡 太平 |
1983.11 1983.11 1983.12 1983.12 |
7 8 8 13 |
|
泄川 莲乐 石蒙圩 皂树 |
1983 1983.11 1983.10 1984.1成立 |
9 11 5 6 |
|
1985年
1月5日,平原乡新治河两岸29户紧水滩电站移民单独建立红叶村。12月24日,撤港和乡,以原乡的区域改建大港头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1986年
1月20日,崇义、丽新等2乡分别改为畲族乡,管辖范围不变。4月23日,水东乡芦埠村分为芦埠、塔下2个村。10月15日,水东乡的何村、黄泥井2生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12月21日,城关镇第一居民区分为三岩寺、北郭桥2个居民区,第三居民区分为丽阳门、丽建弄2个居民区,第五居民区分为大洋路、高井弄2个居民区。年末,全市5区,2市属镇,1建制镇,32乡,359村,24居民区。
1987年
12月26日,撤双溪乡改建双溪镇;撤崇义畲族乡改建老竹畲族镇,行政区域均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
1988年
6月14日,城关镇三岩寺居民区分为三岩寺、后庆桥2个居民区,酱园弄居民区分为酱园弄、镇东楼2个居民区。11月,章巷村分为章巷、潘田2个村,孙畲村分为孙畲、郑张山2个村。析高溪乡沙岸村入碧湖镇。年末,全市5区,2市属镇,3建制镇,30乡,361村,36居民区。
1989年
6月21日,章塘村分为章塘、道士、下概头、南周平原乡、白河5个村,管辖范围按各原有的自然村范围。
11月30日,撤丽阳乡改建岩泉镇,行政区域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仍属城郊区。
1990年
全市5区,2市属镇,4建制镇(其中1民族镇),29乡(其中1民族乡),365村,26居民区。
城关镇
位于境中部偏东,北纬28°15′,东经119°54′。东邻水东乡、岩泉镇,南界富岭乡,西与水阁、联城二乡相邻,北连丽水地区实验林场,总面积26.38平方公里,耕地8953亩,总人口78432人,其中农业人口18137人。镇人民政府在梅山弄,辖大众、丽南、城南、水南、丽华、下河、丽东、新建、古城、灯塔、后铺、海潮、城西、城北、城东、丽光、天宁寺等17个村和北郭桥、三岩寺、后庆桥、运输段、丽阳门、丽建、丽营弄、大洋路、高井弄、上真殿、府前、白蛇弄、营房弄、酱园弄、镇东楼、绅弄、刘祠堂背、枣村荫弄、囿山、小水门、大水门、厦河门等22居民区。
中共丽水地委、丽水行署设在灯塔街,中共丽水市委、市政府设在解放街。
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9466万元。
碧湖镇
位于市西南部,北纬28°20′,东经119°47′。东、南与联合乡、大港头镇隔江相望,西连新合、高溪乡,北与平原乡接壤,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6308亩,总人口11817人,其中农业人H 7564人。镇政府驻行基路,辖河东村、上赵
村、碧一村、古井村、行口村、上街村、下街村、河口村、采桑村、沙岸村等10个村,一、二、三3个居民区。
1950年5月至1952年5月,碧湖镇为丽水县政府驻地,后为碧湖区公所驻地。
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1187万元。
城郊区
位于市区四周,东界青田,南接碧湖区,西连曳岭区,北邻雅溪区及缙云县界。辖岩泉镇及枫树湾、双黄、黄村、严鸟、水东、富岭、水阁、张村街、联城等9乡,(1990年统计,下同)面积386.16平方公里,耕地55730亩,人口69537人,区公所驻城关镇海潮村。
岩泉镇
驻蛙蟆坑,距市区3.5公里,耕地5362亩,7村,29自然村、6018人。
九里、岩泉、凉塘、长岗背、青林、社后、关下
枫树湾乡
驻枫树湾,距市区7.5公里,耕地2889亩,8村,50自然村,4117人。
枫树湾、余岭、陈寮、上吴山、银场、大岭、冷水、秋塘
双黄乡
驻黄畈,距市区12.5公里,耕地6286亩,8村,44自然村,7321人。
黄畈、雨伞岗、沈村、里佳源、高山、贾坑、下后弄、琯头
黄村乡
驻黄村,距市区15.6公里,耕地4651亩,10村,59自然村,7840人。
黄村、黄泥墩、戈劄、磨石坑、岭根、和垟、下郑、上郑、池岭、天堂
严鸟乡
驻严溪,距市区21.5公里,耕地1840亩,9行政村,23自然村,41 34人。
严溪、皂坑、黄草鸟、下陆、李村、金鸟、吴处、刘西堂、黄坑
水东乡
驻水东,距市区4.5公里 耕地41 62亩,14村,63自然村,85 63人。
水东、黄泥井、河村、水岭根、余庄、祝村、雅坑、芦埠、塔下、杨梅岗、开潭、瀑泉、湾墺、凤化
富岭乡
驻齐村,距市区7.5公里,耕地9545亩,11村,70自然村,9801人。
张垵、小木溪、大门楼、中堂、叶村、富岭、大坑口、下仓、下张、陶庄、前垟
水阁乡
驻张村,距市区6公里,耕地10439亩,10村,5 6自然村,10041人。
张村、大白岩、垟店、旭光、桐岭、吴峖、叶岙、水阁、余庄前、七百秧
张村街乡
驻张村街,距市区8.3公里,耕地3342亩,7村,34自然村,3505人。
张村街、后弄、石玄峡、赵源、下沈、下林、界牌
联城乡
驻白前,距市区6.3公里,耕地7014亩,13村,37自然村,81 97人。
白前、青岗、凤鸣、林宅口、花街、金周、官桥、常宅、武村、坑口、敏河、路湾、苏埠
碧湖区
位于市境西南部,东与青田交界,南与丽云区相接,西邻松阳县,北连城郊、曳岭二区,辖新合、高溪、平原、石牛、联合、龙江等6个乡,面积245.1 6平方公里,耕地47068亩。人口50667人,区公所驻碧湖镇。
新合乡
驻周巷,距市区20.6公里,耕地7689亩,13村,38自然村,9566人。
周巷、下梁、魏村、大林、岩头、箬溪口、三峰、前林、概头、保定、堰头、堰后、麦垵
高溪乡
驻高溪,距市区16.8公里,耕地10049亩,15村,69自然村,9515人。
高溪、竹溪、郑山、南坑口、吴源、大吴、岚山头、苍坑、岑口、龙潭、后山根、岑峰寺、白岩、黄塘窑、缸窑
平原乡
驻九龙,距市区12.3公里,耕地10465亩,17村,20自然村,10290人。
平一、平二、平三、下季、下叶、红圩、里河、大陈、章塘、道士田本、白河、下概头、南周、上黄、资福、上阁、红叶
石牛乡
驻石牛,距市区9.2公里,耕地85 94亩,10村,26自然村,8914人。
石牛、白口、白桥、任村、赵村、新亭、郎奇、泉庄、蒲塘、下圳
联合乡
驻松坑口,距市区15.2公里,耕地4838亩,9村,52自然村,6453人。
松坑口、联坪、大坑、联济、中坳、下南山、上南山、中溪、外斜
龙江乡
驻沙溪,距市区1O.7公里,耕地5433亩,13村,45自然村,5929人。
丽沙村(丽沙)
龙石、岑山、上沙溪、里坑、章巷、潘田、陈店、山根、大源、下章、丽周、松坑圩
丽云区
位于市境南部,东邻青田县,南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云和县毗连,北界碧湖区,辖大港头镇、郑地、北埠、峰源三乡,面积274.1 2平方公里,耕地1 9624亩,人口
22067,区公所驻大港头镇。
大港头镇
驻大港头,距市区23.8公里,耕地6987亩,1居民区,1 5村,41自然村,85 50人。
大港头居民委员会
大港头、石侯、连河、河边、河边金、石玄头嘴、玉溪、栋村、利山、小山、河村、上庄、西坑、西黄、小井
郑地乡
驻郑地,距市区31.8公里,耕地4576亩,7村,1 9自然村,3400人。
郑地、正岙、尤源、毛山、孙畲、郑张山、新砀
北埠乡
驻地埠,距市区26.4公里,耕地3793亩,7村,32自然村,421 9人。
北埠、石桥、张山、杨山、山回、均溪、黄田
峰源乡
驻下园,距市区30公里,耕地4268亩,12村,34自然村,5898人。 .
庞山、西坑、新村、葑垟、小岭根、夏庄、横坑、赛坑、库坑、木寮、上垟、横山后
曳岭区
位于市境西,东邻雅溪、城郊二区,南连碧湖区,西界松阳县,北接武义县。辖老竹镇与丽新、永丰、巨溪、苏港四乡。老竹镇与丽新乡为畲族乡(镇)。面积24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73亩,人口36831,区公所驻老竹镇。
老竹畲族镇
驻老竹,距市区18公里,耕地8386亩,14村,56自然村,9009人。
老竹、新屋、大片、黄桂、陶村、曳岭脚、下桥、沙溪、仁宅、郑坑、后坑、红桥、周坦、西岸
丽新畲族乡
驻畎岸,距市区21.6公里,耕地8855亩,10村,78自然村,9623人。
畎岸、吾赤口、黄弄、上塘畈、山村、咸宜、马村、白岸口、黄岭上、双坑
永丰乡
驻梁村,距市区16公里,耕地4599亩,11村,43自然村,5863人。
梁村、高畔、赤坑、章记、东头、丁公、小黄弄、浅田、麻铺、徐庄、高峰
巨溪乡
驻垟后,距市区1 7公里,耕地41 51亩,14村,34自然村,7807人。
样后、普爱、龙门坑、富山头、溪上、汤山、留畈、高田、西畈、里坑口、彰口塘、戴弄、下樟、横岗
苏港乡
驻陈村,距市区1 3公里,耕地4082亩,7村,36自然村,4529人。
陈村、竹道、底金弄、瑶畈、下圩、金弄口、港口
雅溪区
位于市境北部,东及东北与缙云县交界,南接城郊区,西邻曳岭区,西北与武义县接壤,区公所设双溪镇。面积827.68平方公里,耕地26143亩,人口51 023。辖双溪镇及太平、西溪、莲乐、仙渡、泄川、石蒙圩、皂树等7乡。
双溪镇
驻双溪,距市区1 6.4公里,耕地1860亩,7村,12自然村,4581人。
双溪、章山、北郑山、洪渡、上黄、江弄、雅庄、
太平乡
驻太平,距市区10.2公里,耕地5333亩,13村,39自然村,10957人。
太平、谢山头、大畈、城头、学坑、小安、长濑、木后、吴山、竹舟、下墺、吾古、枫柴
西溪乡
驻西溪,距市区21.5公里,耕地3533亩,8村,23自然村,7721人。
西溪、板染、金竹、小桃、里东、上陈、雅里、潘百
莲乐乡
驻莲房,距市区19.7公里,耕地3806亩,11村,31自然村,7766人。
莲房、五石弄、马弄、长乐、周村、昌坑头、吴弄、季岭根、朱弄、沙河、上大坑
仙渡乡
驻葛渡,距市区15公里,耕地4338亩,8村,22自然村,7280人。
葛畈、仙里、何金富、张山后、根竹园、半岭、周坑、梅田、
泄川乡
驻库头,距市区26.8公里,耕地2426亩,9村,15自然村,4717人。
库头、岱后、双源、上金竹、八石坑、泄下、麻舍、龙孔、陶坑
石蒙圩乡
驻石蒙圩,距市区23公里,耕地914亩,5村,1 6自然村,2055人。
岩蒙、箬坑、供山、鸭班、底坑、
皂树乡
驻皂树,距市区1 6公里,耕地3933亩,6村,25自然村,5 946人。
皂树、鲍店、董弄、芦村、滴水岩、南源
1990年行政区划表
|
乡(镇) |
居民区数 |
村数 |
自然村数 |
乡(镇) |
居民区数 |
村数 |
自然村数 |
市属镇 |
城关镇 |
22 |
|
47 |
碧湖镇 |
3 |
10 |
10 |
城郊区 |
岩泉镇 双黄乡 严鸟乡 富岭乡 张村街乡 |
|
7 8 9 11 7 |
29 44 23 70 34 |
枫树湾乡 黄村乡 水东乡 水阁乡 联城乡 |
|
8 10 14 10 13 |
50 59 63 56 37 |
碧湖区 |
新合乡 平原乡 联合乡 |
|
13 17 9 |
38 21 52 |
高溪乡 石牛乡 龙江乡 |
|
15 10 13 |
69 26 45 |
丽云区 |
大港头镇 北埠乡 |
1 |
15 7 |
41 32 |
郑地乡 峰源乡 |
|
7 12 |
19 34 |
曳岭区 |
老竹畲族镇 永丰乡 苏港乡 |
|
14 11 7 |
55 43 36 |
丽新畲族乡 巨溪乡 |
|
10 14 |
78 34 |
雅溪区 |
双溪镇 西溪乡 仙渡乡 石蒙圩乡 |
|
7 8 8 5 |
32 23 22 16 |
太平乡 莲乐乡 泄川乡 皂树乡 |
|
13 11 9 6 |
40 31 15 25 |
1992年
根据1992年5月8日省委[1992]13号《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撤区扩镇并乡工作的通知》,丽水市于5月上旬开始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浙江省民政厅1992年5月25日浙民基字[1992]48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城郊、碧湖、雅溪、曳岭、丽云等5个区。丽水市原辖35个乡镇,扩镇并乡后调整为21个乡镇。具体如下:
一、扩大5个建制镇:
撤销岩泉镇、枫树湾乡、水东乡,并入城关镇。
撤销新合乡、平原乡、石牛乡,并入碧湖镇。
撤销北埠乡,并入大港头镇。
撤销永丰乡,并入老竹畲族镇。
撤销莲乐乡,将莲乐乡的莲房、五石弄、马弄、周村、季岭根等5个村并入双溪镇。
二、并乡建镇2个:
撤销龙江乡、水阁乡,合并建水阁镇。
撤销苏港乡、张村街乡、联城乡,合并建联城镇。
三、并乡扩大管理区域3个乡:
撤销皂树乡,并入仙渡乡。
撤销石蒙圩乡,并入西溪乡。
莲乐乡的长乐、昌坑头、吴弄、朱弄、沙河、上大坑等6个村并入太平乡。
四、保留不变的11个乡。
黄村乡、严鸟乡、双黄乡、富岭乡、联合乡、高溪乡、泄川乡、巨溪乡、丽新畲族乡、峰源乡、郑地乡。
5月19日,市政府批准调整城关镇三岩寺、北郭桥、大洋路、丽阳门、府前5居民规模,增设灯塔小区、黄泥山、青阳路、紫金山、廿八都等5个居民区。
撤区扩镇并乡后丽水市行政区划表
乡镇名称 |
辖行政村数 |
辖居民区数 |
人口 |
面积(平方公里) |
乡镇政府驻地 |
城关镇 |
46 |
27 |
99021 |
128.89 |
城关镇梅山弄10号 |
碧湖镇 |
50 |
3 |
40444 |
83.29 |
碧湖镇行基路45号 |
大港头镇 |
22 |
1 |
12736 |
94.22 |
大港头村 |
老竹畲族镇 |
25 |
|
14877 |
83.89 |
老竹村 |
双溪镇 |
12 |
|
8431 |
37.71 |
双溪村 |
水阁镇 |
23 |
|
16039 |
71.55 |
张村村 |
联城镇 |
27 |
|
16236 |
108.70 |
白前村 |
太平乡 |
19 |
|
15171 |
65.24 |
太平村 |
西溪乡 |
13 |
|
9805 |
76.63 |
西溪村 |
仙渡乡 |
14 |
|
13180 |
64.89 |
葛畈村 |
黄村乡 |
10 |
|
7823 |
61.34 |
黄村村 |
严鸟乡 |
9 |
|
4143 |
37.80 |
严溪村 |
双黄乡 |
8 |
|
7337 |
39.95 |
黄畈村 |
富岭乡 |
11 |
|
9802 |
37.26 |
齐村村 |
联合乡 |
9 |
|
6486 |
49.93 |
松坑口村 |
高溪乡 |
15 |
|
9447 |
86.57 |
竹溪村 |
泄川乡 |
9 |
|
4681 |
42.21 |
库头村 |
巨溪乡 |
14 |
|
7725 |
39.20 |
样后村 |
丽新畲族乡 |
10 |
|
9630 |
83.22 |
畎岸村 |
峰源乡 |
12 |
|
5822 |
128.32 |
庞山村 |
郑地乡 |
7 |
|
3386 |
51.58 |
郑地村 |
1993年
2月23日,水阁镇里坑村分为里坑、金山2个村。年末,全市7镇(含民族镇1),14乡(含民族乡1),366村,31居民区。
1993年底行政区划表
|
人口数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村(居民区) |
城关镇 |
103697 |
128.89 |
梅山弄10号 |
居民区: 北郭桥 三岩寺 后庆桥 运输段 丽阳门 灯塔小区黄坭山青阳路 紫金山 廿八都 丽建弄 丽营弄 大洋路 高井弄 上真殿弄 府前 白蛇弄 营房弄 酱园弄 镇东楼 绅弄 刘祠堂背 枣树荫弄 囿山 大水门 小水门 厦河门 村 城北 城西 天宁寺 后辅 灯塔 海潮 丽光 丽东 大众 丽南 丽华 城南 新建 下河 城东 古城 水南 九里 岩泉 凉塘 长岗背 青林 社后 关下 枫树湾 余岭 陈寮 上吴山 银场 大岭 冷水 秋塘 水东 黄坭井 何村 水岭根 余庄 祝村 芦埠 塔下 杨梅岗开潭瀑泉湾岙凤化雅坑 |
碧湖镇 |
39942 |
83.29 |
行基路45号 |
居民区 第一 第二 第三 村 河东 上赵村 碧一 古井 行口 上街 下街 河口 采桑 沙岸 周巷 下梁 魏村 大林 岩头 箬溪口 三峰 前林 概头 保定 堰头 堰后 麦垵 平一 平二 平三 下季 下叶 里河 大陈 章塘 红圩 道士 白河 下概头 南周 上黄 资福 上阁 红叶 石牛 白口 白桥 任村 赵村 新亭 郎奇 泉庄 蒲塘 下圳 |
续表
|
人口数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村(居民区) |
水阁镇 |
16083 |
71.55 |
张村村 |
张村 大白岩 垟店 旭光 桐岭 吴垵 叶岙 水阁 俞庄前 七百秧 丽沙 龙石 岑山 上沙溪 里坑 金山 章巷 潘田 陈店 山根 大源 下章 丽周 松坑圩 |
联城镇 |
16160 |
108.70 |
白前村 |
白前 青岗 凤鸣 林宅口 花街 金周 官桥 常宅 武村 坑口 敏河 路湾 苏埠 张村街 后弄 峡 赵源 下沈 下林 界牌 陈村 竹道 底金弄 瑶畈 下圩 金弄品 港口 |
富岭乡 |
9860 |
37.26 |
张垵村 齐 村 |
张垵 小木溪 大门楼 中堂 叶村 富岭 大坑口 下仓 下张 陶庄 前垟 |
黄村乡 |
7835 |
61.34 |
黄村村 |
黄村 黄泥墩 戈剳 磨石坑 岭根 和垟 下郑 上郑 池岭 天堂 |
严鸟乡 |
4117 |
37.80 |
严溪村 |
严溪 皂坑 黄草鸟 下陆 李村 金鸟 吴处 刘西堂 黄坑 |
双黄乡 |
7309 |
39.95 |
黄畈村 |
黄畈 雨伞岗 沈村 里住源 高山 贾坑 下后弄 琯头 |
双溪镇 |
8359 |
38.71 |
双溪村 |
双溪 章山 北郑山 洪渡 上黄村 江弄 雅庄 莲房 五石弄 马弄 周村 季岭根 |
太平乡 |
15045 |
65.24 |
太平村 |
太平 谢山头 大畈 城头 学坑 小安 长濑 木后 吴山 竹舟 下岙 吾古 枫柴 长乐 昌坑头 吴弄 朱弄 沙河 上大坑 |
仙渡乡 |
13127 |
64.89 |
葛畈村 |
葛畈 仙里 何金富 张山后 根竹园 半岭 周坑 梅田 皂树 鲍店 董弄 芦村 滴水岩 南源 |
西溪乡 |
9721 |
76.63 |
西溪村 |
西溪 板染 金竹 小桃 里东 上陈 雅里 潘百 岩蒙 箬坑 供山 鸭班 底坑 |
泄川乡 |
4643 |
42.21 |
库头村 |
库头 岱后 双源 上金竹 八石坑 泄下 麻舍 龙孔 陶坑 |
续表
|
人口数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村(居民区) |
老竹畲族镇 |
14807 |
83.89 |
老竹村 |
老竹 新屋 大片 黄桂 陶村 曳岭根 下桥 沙溪 仁宅 郑坑 后坑 红桥 周坦 西岸 梁村 高畔 赤坑 章记 东头 丁公 小黄弄 浅田 麻铺 徐庄 高峰 |
丽新畲族乡 |
9556 |
83.22 |
畎岸村 |
畎岸 吾赤口 黄弄 上塘畈 山村 咸宜 马村 白岸口 黄岭上 双坑 |
巨溪乡 |
7621 |
39.20 |
样后村 |
样后 普爱 龙门坑 富山头 溪上 汤山 留畈 高田 西畈 里坑口 彰口塘 戴弄 下樟 横岗 |
高溪乡 |
9238 |
86.57 |
高溪村 |
竹溪 高溪 郑山 南坑口 吴源 大吴 岚山头 苍坑 岑口 龙潭 后山根 岑峰寺 白岩 黄塘窑 缸窑 |
联合乡 |
6339 |
49.93 |
松坑口村 |
松坑口 联坪 大坑 联济 中坳 下南山 上南山 中溪 外斜 |
大港头镇 |
12690 |
94.22 |
大港头村 |
居民区 大港头 村 大港头 石侯 连河 河边 河边金 头嘴 玉溪 栋村 利山 小山 河村 上庄 西坑口 西黄 小井 北埠 石桥 张山 杨山 山回 均溪 黄田 |
峰源乡 |
5743 |
128.32 |
庞山村 下 园 |
庞山 西坑 新村 葑垟 小岭根 夏庄 横坑 赛坑 库坑 木寮 上垟 横山后 |
郑地乡 |
3339 |
51.58 |
郑地村 |
郑地 正岙 尤源 毛山 孙畲 郑张山 新砀 |
注:1、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没有变动的年份均不重复。
2、城关镇渔业新村1980年建,1个自然村,共有8户渔民,未建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2000年
6月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撤消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的批复》(国函[2000]46号)精神,省政府下发《关于撤消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的通知》,撤消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以原县级丽水市的行政区域为莲都区的行政区域。莲都区为新设立地级丽水市的驻地。
2001年
8月10日,省政府发出《关于丽水市莲都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撤消联合乡建制,并入碧湖镇;撤消原县级丽水市城关镇建制,设立紫金、万象、岩泉、白云等4个街道办事处,为莲都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2006年
为进一步推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莲都区部分乡镇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6〕90号)精神,完成了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由下辖5街道5镇13乡、调整为6街道5镇7乡,369个行政村(2008年岩泉街道丽东村撤村建居后,全区为368个行政村)、22个社区、4个镇属居民区。乡镇平均管辖人数由原来的9597人增加到14075人,80%的乡镇融入了半小时交通圈。具体调整如下:
一、扩大1个建制镇:
撤销西溪乡、泄川乡、双溪镇建制,合并设立雅溪镇。
二、并乡扩大管理区域3个乡:
撤销巨溪乡,并入太平乡。
撤销严鸟乡,并入黄村乡。
撤销郑地乡,并入峰源乡。
三、保留不变的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双黄乡、高溪乡、富岭乡(于2008年撤消改设富岭街道办事处)、丽新畲族乡、仙渡乡、碧湖镇、大港头镇、联城镇、老竹畲族镇、紫金街道、万象街道、岩泉街道、白云街道、水阁街道。
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后莲都区行政区划
碧湖镇
位于市西南部,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隔江相望,西连松阳裕溪乡、高溪乡,北与联城镇、水阁街道接壤,镇政府驻行基路,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133.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513.3公顷,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46538人,其中农户15410户,农业人口43738人。
碧湖镇辖一、二、三3个居民区,
河东村、上赵村、碧一村、古井村、行口村、上街村、下街村、河口村、采桑村、沙岸村
周巷村 (周巷义步街)
下梁村(下梁 新溪)
魏村村 (魏村瓦窑边金村)
大林村 (外寮吴山坳 内寮大榀 书堂外阳 公磨)
岩头村(岩头)
箬溪口村 (箬溪口 原底 坑上 窑岗)
三峰村(三峰)
前林村(前林)
概头村(概头汤村)
保定村(保定)
堰头村 (堰头 畲坑 轿马郑 堰后圩)
堰后村 (堰后 龙井 英弄 火焰山 岭脚 堰后窟 畲客寮金家塘)
麦垵村(麦垵 高墈)
平一村 (九龙)
平二村 (九龙)
平三村(九龙)
下季村 (下季 章庄)
下叶村(下叶)
红圩村(红圩)
里河村(里河)
大陈村(大陈)
章塘村(章塘)
道士本(田本)村(道士本(田本))
白河村 (白河)
下概头村(下概头)
南周村(周村)
上黄村 (上黄 西黄 上地 后店)
资福村(资福)
上阁村 (上阁.下河)
红叶村 (红叶 上村)
石牛村(石牛)
白口村 (白口)
白桥村 (白桥 高低级 马林源 丁埠头)
任村村(任村)
赵村村(赵村)
新亭村(新亭)
郎奇村 (郎奇 平田 岭根 中央村 上黄山 仙玄 山水碓 前街 土地窑)
泉庄村(泉庄 塘里)
蒲塘村 (蒲塘 纪店 下陈 上朱村)
下圳村 (下圳 下黄山)
松坑口村 (松坑口 务岭 下县头 上县头 樟树潭)
联坪村 (贵坪 务岭根 黄泥岭 章坑 上大山)
大坑村 (大坑 山头 天井湾 五步岭 凉村亭 七头尖 牛轭岭 大岗岭)
联济村 (大济 大坑下 隔山 中寮 下寮 顶头寮 周坑周井)
中坳村 (张坳 杨赛 喜鹊后 金交椅 底大爿 将坑 外大爿 驮坳 后珠 松坑)
下南山村(下南山)
上南山村 (上南山 玄埠 老鼠垄 下老鼠垄 水磨爿)
中溪村 (箬溪 黄(田本)亭 湖坑 上黄(田本) 大坑底)
外斜村 (外斜 平岭 大殿平 梅后 内斜)
高溪乡
位于莲都区中西部,东南与碧湖镇相连,西邻松阳县板桥乡,北与丽新畲族乡、联城镇接壤,驻地高溪村,距市区24公里。全乡总面积75.34公顷,耕地587公顷,辖15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123个小组,2145户,9578人。
高溪村 (高溪 直弄口 上山(田本) 毛竹园 下(田本))
竹溪村 (湾竹 岭脚 东弄口 黄畈 红珠山 下河(田本) 高冢)
郑山村 (郑山 占山)
南坑口村 (南坑口 北空 大(田本) 南坑 (石玄)皮底)
吴源村 (吴源 吴源坳 九里仙宫 凉亭坳 陈岭 五丘头 吴山头 吴源庵 毛斜)
大吴村 (靠坑 古楼山 新塘源 仙草坪 西源 燕窝弄 西源口 缸窑岭)
岚山头村 (岚山头)
苍坑村 (苍坑 惠明寺 岭根 吴山 金坑 姥岭脚 派田 红唇)
岑口村 (岑口)
龙潭村 (徐家 大高斜 屋基背 细高斜 横岚 江家 水口 南坑弄)
后山根村 (山根)
岑峰寺村 (岑峰寺 大垄)
白岩村 (白岩 张坑 落山虎 朱云坑 隔坑 下庄 济上 外屋 黄坑)
黄塘窑村(黄塘窑)
缸窑村(缸窑 霅坑)
大港头镇
位于莲都区西南部,东与峰源乡相连,南与云和县交界,西与碧湖镇隔江相望,北与松阳县交界,驻地大港头村,距市区23公里。全镇总面积94.22平方公里,耕地671公顷,辖1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140个小组,4010户,12256人。
大港头村 (大港头 坪地)
石侯村(石侯 蔡村)
连河村(连河 前村)
河边村(河边)
河边金村 (河边金村)
玄头嘴村 (石玄头嘴 黄头庄下垵)
玉溪村 (玉溪云雾坑)
栋村村 (栋村 上坪 东坑 黄店 天平岗)
利山村 (利山 赵山头 利山头)
小山村 (小山)
河村村 (河村 徐山 马田下)
上庄村(上庄 横坑)
西坑村 (西坑 岭下 西坑口 仙人寮 陈原 腾大头)
西黄村 (茶子棚 西黄 官岭 柿树垟)
小井村 (小井 龙庙 大山 上井)
北埠村 (北埠 界至岭 麻地窟 牛弄 杨玉畈 马步头 后张 米筛弄 中央村 汀洲寮 上埠头)
石桥村 (任村畈 后斜 毛竹 石桥头 石亭 下要 陈坑 内垟 柳家上)
张山村 (张山 白石玄下)
杨山村 (杨山 毛田 金田窟 派塘)
山回村 (山回)
均溪村 (均溪 黄塘山 后桑)
黄田村 (黄田 半岭 西斜)
峰源乡
位于莲都区西南部,东与青田县、景宁县交界,南与云和县交界,西与大港头镇相连,北与碧湖镇接壤,驻地庞山村,距市区58公里。全乡总面积189平方公里,耕地464公顷,辖20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107个小组,2619户,8135人。
庞山村 (庞山 下园 沅头)
西坑村 (西坑 东营坑 大山岭头)
新村村(新村)
葑垟村(葑垟)
小岭根村(小岭根 金坑)
夏庄村 (夏庄 小上垟)
横坑村(横坑 前坑)
赛坑村 (赛坑 白坛 大沅 黄水圩) .
库坑村 (库坑 蔡岱 朱坑)
木寮村(木寮 徐坑)
上垟村 (上垟 潘山头 横坑 水口 小垟 山岱头)
横山后村 (横山后 直济头 上苍 蔡坑 黄山头)
郑地村 (郑地 高沅 上江)
正岙村(正岙 周坑)
尤源村(尤源)
毛山村 (毛山 叶山头 夏吴 汝姑 毛上垟)
孙畲村(孙畲)
郑张山村 (刘坑 张山)
新砀村 (新砀 坑底寮 外山 米坳 八碓坑)
联城镇
位于莲都区西北部,东与丽水市区相连,南与水阁街道办事处隔江相望,西丽新畲族乡、老竹畲族镇毗邻,北与太平乡接壤,驻地武村,距市区6公里。全镇108平方公里,耕地1117公顷,辖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 167个小组,5416户,16317人。
白前村 (白前)
青岗村 (青岗 九炮 大坑 大坑口 上乌里坑 下乌里坑 鲇鲐山 塘下)
凤鸣村 (凤山前 节孝)
林宅口村 (林宅口 上平阳岗 下平阳岗 下田村 上田村)
花街村 (花街 大桥头)
金周村 (周处 金庵 毛宅口)
官桥村(官桥)
常宅村(常宅)
武村村(武村)
坑口村 (四房头 金田垵 担水坑 张家 陈山头 底垵峡)
敏河村(敏河)
路湾村 (路湾 乌岭头 仁和寺寮前 徐宅)
苏埠村(苏埠)
张村街村(张村街 破石玄后)
后弄村 (后弄 沈岭头 杨梅园 上沈岭坑 下沈岭坑 西奔畈)
峡村 (上峡 高坑 马墺 黄泥弄 高塘 下石玄峡 周弄 胡椒坑 夏家)
赵源村 (赵弄源 赵弄 洞弄)
下沈村 (下沈 西岗)
下林村 (下林 周坑 余村 外张口)
界牌村 (木杓石玄 界牌 大块地 蛙蟆垟 大王殿 东山 水口 雷公山)
陈村村 (陈村 前垟 西弄)
竹道村 (道圩 高塘 浅坑 竹舟 岭脚)
底金弄村 (底金弄 稿岭 白坟 道士源)
瑶畈村 (瑶畈 徐坑源 徐坑口 里塘 黄村 湾潭 麻车源 大吴山 清湾 小溪口 上显滩 下显滩 黄村洲 汝河)
下圩村(下圩朱石玄)
金弄口村 (金弄口 剃刀贯 桐河 昆濑 马岭圩 石罗柱)
港口村 (港口 双尖山脚)
太平乡
位于莲都区西北部,东与丽水市林场、仙渡乡交界,南与联城镇相连,西与老竹畲族镇毗邻,北与雅溪镇接壤,驻地太平村,距市区14公里。全镇105.34平方公里,耕地498.6公顷,辖33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203个小组,7106户,21435人。
太平村(太平 溪头 叶仑 茶园)
谢山头村 (谢山头)
大畈村 (大畈 十八窟 老屋基 后塘)
城头村 (城头 隔畈 潘村)
学坑村 (学坑 大垵源)
小安村(小安 新路)
长濑村(长濑)
木后村(木后 枫树岭头 五洞岭 陈坑底)
吴山村(吴山 差岗 天师石玄 张山 管田丘 叶山头 底鉴吾古坑 乌阴坑)
竹舟村 (竹舟 白羊山)
下夭村(下墺 上墺 )
吾古村(吾古 蛇头)
枫柴村 (柴弄口 枫树圩 黄坑)
样后村 (样后 山尖 富村畈)
普爱村 (普爱 九台岭)
龙门坑村 (龙门坑 月光华)
富山头村 (富山头 横坑 冷水坑 竹园脚 苍丘 进横畲 河涧)
溪上村 (溪上 双坑口 昌源 背头)
汤山村 (汤山)
留畈村 (留畈 坑里)
高田村 (高田 白水 蒲鞋岭 叶家山 夫人殿)
西畈村(西畈)
里坑口村 (里坑口)
彰口塘村 (彰口塘 溪下)
戴弄村(戴弄)
下樟村 (下樟 叠石头)
横岗村 (横岗)
长乐村 (长乐 青玄坑)
昌坑头村 (昌坑头 阳山头)
吴弄村 (吴弄 水碓边双山头 黄沙圩 黄玄井)
朱弄村 (内村外村水头 张弄后)
沙河村(沙河)
上大坑村 (外大坑 陈公山 张弄新村 内大坑 库马山坳叠石下)
雅溪镇
位于莲都区西北部,东与仙渡乡毗邻,南与太平乡相连,西与武义县交界,北与缙云县接壤,驻地双溪村,距市区22公里。全镇156.65平方公里,耕地8128亩,辖34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200个小组,7185户,20097人。
双溪村 (双溪 底岗 石井坑 中央铺 苞萝铺)
章山村(章山)
北郑山村(北郑山)
洪渡村(洪渡)
上黄村(上黄村)
江弄村(江弄)
雅庄村(雅庄 隔溪)
西溪村 (西溪 东山)
板染村(板染)
金竹村(金竹 浅要)
小桃村 (竹后 小箬坑 陶坑口)
里东村 (里东 大垵 梅树弄 东弄坑)
上陈村 (上陈 西坑)
雅里村 (中村 下村 上畈 田里 汇后)
潘百村 (潘村上百步 下百步 明觉寺)
库头村(库头)
岱后村(岱后 横坑)
双源村 (双源 箬蒙坑 寺堂凸)
上金竹村(上金竹)
八石坑村 (八石坑 八石坑口)
泄下村 (泄下 翁山头 罗里)
麻舍村(麻舍)
龙孔村(龙孔)
陶坑村(陶坑)
岩蒙村 (石蒙圩 青岗后 大溪 岩潭 大公圩)
箬坑村 (箬坑 张坑 长潭口)
供山村 (供山 外铺 底铺)
鸭班村 (鸭班 大铺坑 大铺)
底坑村 (底坑 下张坑)
莲房村 (莲房 田弄源 桃源)
五石弄村(五石弄 青岗 西箬坑)
马弄村(马弄)
周村村 (周村 后山坪)
季岭根村(季岭根)
仙渡乡
位于莲都区东北部,东与双黄乡接壤,南与太平乡毗邻,西与雅溪镇相连,北与缙云县交界,驻地葛畈村,距市区28公里。全镇65.8平方公里,耕地495.93公顷,辖1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30个小组,4233户,11423人。
葛畈村 (葛渡 将军岭 沙畈)
仙里村 (仙里 蒙弄 佛堂 下沙园)
何金富村 (富村 下坑 下洪渡 金村 何宅)
张山后村 (张山后 山头岗 麻车源 太山 吴里)
根竹园村(根竹园)
半岭村(半岭)
周坑村(周坑)
梅田村 (梅田)
皂树村 (皂树 梅弄 杉树弄大路边 三官殿)
鲍店村(鲍店)
董弄村 (董弄 茅山头 董弄口)
芦村村 (芦村 麻面岭 圣母庙 姜弄 杨坑 里朱江西铺青塘岭 余垵半朱)
滴水岩村 (滴水岩 杨石弄 冯弄 三望岭 秧塘)
南源村(南源)
岭头(岭头)
老竹畲族镇
位于莲都区西北部,东与太平乡接壤,南与联城镇毗邻,西与丽新畲族乡相连,北与武义县交界,驻地老竹村,距市区28公里。全镇83.9平方公里,耕地495.93公顷,辖25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135个小组,5341户,14737人。
老竹村 (老竹 俞店 学甫 瓦窑 木岭头)
新屋村 (新屋 上弄坑 石门源 上新屋 白石玄下 水碓坑 丁记)
大片村 (大片 狮子岩 黄庄)
黄桂村 (上井 平坑 高水尖 横塘 黄桂)
陶村村 (陶村 潘底 大岗岩 陶湾底)
曳岭脚村 (曳岭脚 家弄 三亩头 水头 高铺)
下桥村 (下桥 榴溪 仁垵底 金桥畈 山背 黄岗)
沙溪村 (沙溪 黄兰 黄泥岗 西岩 蟹岩 道弄源)
仁宅村(仁宅)
郑坑村(郑坑)
后坑村 (后坑 乌石玄 前道 狮子山 樟塘垵)
红桥村 (红桥 紫阳观 双磨)
周坦村(周坦 前道后)
西岸村 (西岸 水碓 弄里)
梁村村(梁村) .
高畔村 (高畔 西坑 九岱岭 东坑上金河 龙平下 新袅)
赤坑村 (湾山 下金河 大坑口 内河源 牛牯弄 赤坑垵外河源)
章记村(章记 蔡弄源)
东头村(东头)
丁公村(丁公)
小黄弄村 (小黄弄 楼根底)
浅田村 (浅田 外浅田 薄荷塘)
麻铺村(麻铺)
徐庄村 (三官殿 上村畈 半山 底棚 章树脚 岭脚 唐过 金斜 南山 朝步源)
高峰村 (上牛寨 下牛寨 学山 上官山 下官山 桑上 白水坑 上白水坑)
丽新畲族乡
位于莲都区西部,东与老竹镇接壤,南与联城镇毗邻,西与松阳县交界,北与武义县交界,驻地畎岸村,距市区35公里。全乡82.3平方公里,耕地506.2公顷,辖10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99个小组,3127户,9834人。
畎岸村 (畎岸 水步岭 西圩 山下 徐岸)
吾赤口村 (吾赤口 赤圩 菖蒲岭 周坑源 上山头 麻田 石埠头 黄山头 吾赤坑 陈后山 章山头 章大公)
黄弄村 (黄弄 流坑 半山 范村水碓 水岗 燥坑 金岗垵 泽岭头 范村)
上塘畈村 (上塘畈 黄家弄 雾露垵 上塘 后田 田岗背 大坟前)
山村村 (山村 过山后 东坑 庭坑 后舒畈 章家弄 金竹垵 小东垵)
咸宜村 (咸宜 庭树 占湾 东山 范用 隔坑 张边 西坑口 三十九村)
马村村 (马村 凉亭下 石碧下 水碓)
白岸口村 (白岸口 大重坑 大重坑口 岭后 岭前 白石玄下 外垟 上垟 余庄)
黄岭上村 (黄岭上 塘寮 上任村 下任村 岭下 下南岸 畎坑)
双坑村 (西坑 山后 杉树坑 朱岭脚 观音佛脚 和尚岭西坑岭头 平阳寮)
黄村乡
位于莲都区东北部,东面和北面与缙云县交界,南与紫金街道办事处和青田县毗邻,西与双黄乡隔好溪相望,驻地黄村村,距市区20公里。全乡99.14平方公里,耕地369.6公顷,辖1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141个小组,3714户,11242人。
黄村村 (黄村 黄连坑 胡坑 山早岗脚 大丘田 金圳 下湾 黄家山 郎池 陈山后 乌坑 洪口 横田 下岭坑)
黄泥墩村 (黄泥墩 流坑 横山 岩头 彭头 小处黄渡坑)
戈劄村 (戈劄朱坑 竹园头 弄空团 陈甲山 草鞋坑 四丘头 黄成末 山头顶 张寮 牛厄滩 石塘 朝山)
磨石坑村 (磨石坑 锡背 石笕岭 利西坑 大坑洪陈门前)
岭根村 (岭根 叶大后 五雷山)
和垟村 (和垟 和垟岭头 张山 干井丘 毛坑底 流坑)
下郑村(下郑)
上郑村(上郑 火烧)
池岭村 (池岭 潘庄 齐坑)
天堂村 (陈坑 下叶 干坑弄 油竹坑)
严溪村(严溪 鱼坑)
皂坑村 (皂坑 皂坑岭脚 岩腰背 横栏)
黄草鸟村 (黄草鸟 皂坑岭头 山早岗 湖寮大坟山 刁萧)
下陆村(下陆)
李村村(李村)
金鸟村 (金鸟)
吴处村(吴处)
刘西堂村 (刘西堂 居坟坑 黄山头)
黄坑村 (黄坑 田坪 外匣 匣头)
双黄乡
] 东与缙云县交界,南临黄村乡,西依岩泉街道办事处,北与革命老区仙渡乡相邻,驻黄畈村,距市区16公里,全乡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329.8公顷,辖8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76个小组。全乡2309户,总人口6750人。
黄畈村 (黄畈 徐宅 叶坑)
雨伞岗村 (老鸦矿 大湾 雨伞岗头 高青 水碓塘 大丘畈 过山殿 奚山 却金馆)
沈村村(沈村 泉墩 朱圳)
里佳源村 (里佳源 林村 里山 杨弄)
高山村 (小潘山 高山 叶平头)
贾坑村 (贾坑 沈山 箬后)
下后弄村 (后弄 下老鼠梯 岗背下 尤山 下后弄)
琯头村 (竹舟 黄寮 外金木 潘山 平洋厂 琯头 连桥坑 杉树坑 岭脚 雪山 过溪头 上老鼠梯 廷坑垟 隔溪)
岩泉街道办事处
岩泉街道地处丽水市区的东北部,东与黄村乡相邻,西以大洋路为交界,南至丽青路,北与仙渡乡和双黄乡相邻。驻地岩泉村,面积52.59平方公里,耕地371公顷,辖17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街道 常住人口人口26080人,流动人口25735人。
3个社区居委会是丽阳、朝阳、天宁社区居委会;
17个行政村是:天宁寺村、后铺村
九里村(九里 蛙蟆坑 殿前 弄和 陈村 九里湾 白门口)
岩泉村(岩泉 坑口 堰头 铁丁桥 角落基)
凉塘村(凉塘)
长岗背村(望城岭 银坑口 长坑 关后 黄泥塘 茶塘岗 东地 长岗背 竹园蓬 五坟圩)
青林村(青林 鹁鸪尖)
社后村(社后)
关下村(关下 河背 普信寺)
枫树湾村 (枫树湾 仙银盏 金凤窑 三村湾 新厂 株树足 朱塘坑 上银坑 山流后 下银坑 大湾)
余岭村 (余岭脚 程源 小坑 上新屋 黄寮坑 余岭头 火烧桥 五里亭)
陈寮村(陈寮)
上吴山村 (上吴山 西坑 下吴山 楼梯尖 东坑头单丘田)
银场村 (银场骑马石玄 管坑 底银场 谷排下上店上后坑 下后坑)
大岭村(大岭 上弄)
冷水村 (下冷水 蒲刀岩 奚岗 蒲岩 上冷水会角 黄渡 小坑)
秋塘村 (秋塘 下河坑 连山 秋塘坑 下湾飞机场角)
紫金街道办事处
紫金街道地处丽水市区的东部,东与青田县交界,南至瓯江防洪堤,西以大洋路为交界,北至丽青路,面积60.04平方公里,耕面积102.80公顷,辖21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街道139个村民小组,26969户,总人口88736人,其中农业人口12673人,非农人口48133人,流动人口27930人。
7个社区居委会是金苑、东银苑、西银苑、永晖、大洋河、万丰、东升社区等。
21个行政村分别是:大众村、下河村、丽东村、新建村、古城村、海潮村、金东村、
水东村 (水东 梅溪)
黄泥墩村 (黄泥墩)
河村村(河村)
水岭根村 (水岭根 大叶后 屋基 罗岗 陈夺 水岭根 佛堂 田村下 杨易村 胡田峡 西田头 解板山 梅溪岭 横亭)
余庄村(余庄)
祝村村 (祝村 方坑 大坑 杨罗西)
雅坑村 (雅坑 净水 牛头坟 麻地弄)
芦埠村 (芦埠 后村 前山 大石头 大毛窟)
塔下村(塔下)
杨梅岗村 (中处 大处 白岭背 叶西边 垟坪 夏山头)
开谭村 (开谭 大士天 大±天山头) .
瀑泉村 (瀑泉 岭头 山后寮 佛堂前 高章 黄山 派田后 下红铺 上红铺)
湾墺村 (底窟 外窟 梅墺 长坑)
凤化村 (下凤化 上凤化 梅坑 陈铺 山头上 横田 高塘 黄土±天 下±天)
白云街道办事处
地处丽水市区的西北部,东与岩泉街道相接,南至丽阳街,西面和北面与联城镇毗邻。驻大洋路 号,面积37.68平方公里,耕面积51.79公顷,辖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全街道常住人口24826户, 56370人,流动人口16190人。
5个社区居委会是北郭桥、三岩寺、白云、后庆、灯塔社区居委会。
4个行政村是城西村、城北村、丽光村、灯塔村。
万象街道办事处
万象街道位于丽水市区西部。辖区总面积7.26平方公里,东起大洋路,南邻富岭办事处,西至水阁街道办事处洋店村,北与丽阳街为界,驻地高岭弄 号,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4个村委会,28个小组。全街道常住人口23741户, 550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45人,流动人口17337人。
7个社区居委会是丽阳门、府前、大水门、
4个行政村是丽南村、城南村、水南村、丽华村、
水阁街道办事处
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部,东与万象街道办事处毗邻,南与富岭街道办事处相连,西至碧湖镇,北联城镇、碧湖镇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7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0.55公顷,驻地张村村,距市区6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会,105个自然村。全街道7024户,总人口17500人。
张村村 (张村 上桥 河埠 官山 对面窟 镬灶门)
大白岩村 (后商 黄渡 沈村 前吴 弥陀庵)
垟店村 (火烧(田本) 小白岩 上寮 寺窟 弄上 柴岗圩 汤庵 垟店 余庄弄)
旭光村 (张村 河边 姓谢 河头 岩头下 白峰)
桐岭村 (桐岭 官岩 新屋 余村)
吴垵村 (吴垵 管弄 里管弄 芝麻地 沙溪亭 垟山脚)
叶(土夭)村 (叶(土夭) 齐垵 上树岭 沙井后)
水阁村 (水阁 东岸)
余庄前村 (余庄前 吴弄口 叶垵 黄村)
七百秧村 (桥亭 七百秧 朱弄口 道弄 外界弄 内下路垟 外村 佛殿窟 苦田弄 官畈)
丽沙村(丽沙)
龙石村(龙石)
岑山村 (岑山 外下路垟)
上沙溪村 (上沙溪 章田圩)
里坑村 (里坑 前庄弄 西山(田本)横坑 前田 黄弄 小黄弄)
章巷村 (章巷 处基 里弄 大弄口 大弄壁)
潘田村 (各山源 外寮 孙唐 外潘田 内潘田)
陈店村 (陈店 周庵 南坑弄 黄古弄)
山根村 (山根 五亩头 沙旺 尖(土夭) 犁头尖)
大源村 (大源 宅塘 下大山)
下章村(下章)
丽周村 (周斜(±)夭门下 半岭)
松坑圩村 (松坑圩 尖山 杨山 中央村 下村 鲤鱼头)
富岭街道办事处
位于丽水市区南部,东与紫金街道办事处毗邻,南与青田县交界,西至水阁街道,北与万象、紫金街道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3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9.3公顷,驻地齐村村,距市区7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会,69个自然村。全街道4217户,总人口10426人。
张垵村 (张垵 齐村 道岭 定岗 林村 大梁山脚)
小木溪村 (小木溪 牛岭头 潜水弄 乌石玄背) .
大门楼村 (大门楼 上南寨 下南寨)
中堂村 (黄府前 中岸 下虎头山 朱田背 燕窝山 白岭脚 麻地脚 中堂)
叶村村 (叶村 黄边山 金山下 柳后 隔寮 墺底)
富岭村 (富岭 金墺 下店 富弄 大塘后 上水碓 周前 朱弄 西弄)
大坑口村 (大坑口 望京头 神石玄 松山岗 白角山 秧棚 章店 清水塘)
下仓村 (下仓 小叶村 乌里凸 大元圩)
下张村 (下张 外棚 林±天 下朱丁 上朱丁 大路边)
陶庄村 (陶庄 章庵 下双坑 田青山陈墺 墺头双头士天)
前垟村 (前垟 寺后 法兴寺 上徐 大力岗 双坦 尖山丘 冷水窟)
2010年莲都区行政区划表
乡镇(街道)名称 |
辖行政村数 |
辖居民区数 |
人口 |
面积(平方公里) |
乡镇政府驻地 |
岩泉街道 |
17 |
3 |
26080 |
52.59 |
丽阳街1089号 |
紫金街道 |
21 |
7 |
60806 |
60.04 |
解放街288号 |
白云街道 |
4 |
5 |
56370 |
37.68 |
大洋路78号 |
万象街道 |
4 |
7 |
55023 |
7.26 |
高岭弄8号 |
水阁街道 |
24 |
|
17500 |
71.55 |
张村村 |
富岭街道 |
11 |
|
10426 |
37.26 |
齐村村 |
碧湖镇 |
59 |
3 |
46538 |
133.2 |
碧湖镇行基路45号 |
大港头镇 |
22 |
1 |
12256 |
94.22 |
大港头村 |
老竹畲族镇 |
25 |
|
14737 |
83.89 |
老竹村 |
雅溪镇 |
34 |
|
20097 |
156.65 |
双溪村 |
联城镇 |
27 |
|
16317 |
108.70 |
武村 |
太平乡 |
33 |
|
21435 |
105.34 |
太平村 |
仙渡乡 |
15 |
|
11423 |
65.8 |
葛畈村 |
黄村乡 |
19 |
|
10914 |
100.8 |
黄村村 |
双黄乡 |
8 |
|
6750 |
39.6 |
黄畈村 |
高溪乡 |
15 |
|
9578 |
86.57 |
竹溪村 |
丽新畲族乡 |
10 |
|
9834 |
82.3 |
畎岸村 |
峰源乡 |
20 |
|
8135 |
189 |
庞山村 |
2010年莲都区政区图
编纂者:吴志华
联系电话:13867073232
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莲都区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