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婵
一九六二底丽水县委为来年开始社教运动准备组织人员培训学习二十三条。新年伊始,我接到通知到县报到,此次参加的人员有县党政机关部门、人武部、县属企事业单位、农村知识青年积极分子。县组织部宣布去公社队部领导、正副队长和专负责材料人员。我被分配碧湖区联合公社大济大队,该大队当时是产油茶较闻名的地区,我们到了公社由当时公社书记叶崇清同志把公社基本情况介绍,根据各大队人户多少、生产队集中或自然村多、分散等特点,定驻队人员二十位同志成一个工作组,建立临时党支部支书、组委、工作组正副组长和专搞材料的一位。
进村后首先召开了党支部会议,讲明社教的意义目的,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走社会主义道路,齐心搞好集体生产。该大队山多田少首先抓山林为主的油茶发展和其他农副产品如蕃薯作物和农田基本建设季节耕种。
提高思想认识,缓和某些干部的紧张情绪。有的村干部说,上面来这么多同志怕挨整,存在消极顾虑思想。我们按照中央二十三条精神和队部工作部署召开生产队一大队社员大会层层进行宣传教育发动,消除顾虑,推动了当前的生产。而我们工作人员分别到各生产队,实行三同:同劳动即上午半天在生产队同社员一起劳动,做一些调查,听听社员意见和反应;同吃即搭伙社员家就餐;同住即自带铺盖住在社员家里。当时,公社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开始清理财务,劳动工分、油茶、粮食和农副产品收入和分配也张榜公布,限时间由社员民主核实评议或提疑问(即所谓“四不清”的问题)。
抓清理阶级队伍。由大队长、治保干部对所谓四类分子训话如一贯守法劳动改造争取脱帽重生做人,前后由社员讨论对思想表现好,劳动生产积极,给以脱帽报请撤销管制。
整顿健全组织。这是社教最后阶段的组织建设,由社员民主评议大队党、团支部和大队、生产队班子、青年基干民兵、妇联会,对一贯表现好和社教运动中表现佳的党团员、青年、妇女充实到各班子(民主选举)。
征程诸暨。一九六四年春出发诸暨社教是由省委指示统一安排的,我们丽水地区为社教第四分团,团长是当时地委书记张复兴同志,丽水县为社教工作队。队部是当时县委书记梁如志同志亲自领队进驻诸暨黄畈垟公社,陈岩森同志是队部负责搞材料的。我被分配到里刀大队工作组,其中有县里去的党、政各部门、人武部、县属企事业干部,省属大专院校学生、农村知识青年,工作组成立党支部,书记王石玄桂兼大队工作组长,我是支部成员专负责搞材料、联系各生产队,魏运华同志是支部成员(人武部),共有队员二十余人。
根据中央二十三条精神要求,深入调查。该大队属平原,生产队集中,自然条件优越,我们按照队部工作步骤进行,召开各层次的座谈会,另一面工作队加强自身建设,参加“三同”,每天上午参加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劳动,按每天定量粮票和伙食费搭伙在贫下中农家里,因受三年的自然灾害影响,正在恢复过程,社员家中主粮不多,掺些杂粮或从田中拔来的鲜草籽放在米饭下,我去盛饭时主妇总是叫我们把上面米饭盛来吃,而我们同他家人一样把米饭、草籽杂盛来吃。
工作组队员们工作虽然紧凑,生活清淡,但队员齐心协力,学习自觉,大队干群对我们也很热情,支持工作组工作,激发了我们革命乐观主义,心情舒畅。通过各种大小会议,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集体生产,早稻生长良好。社员耕田,按他们习惯是蹲下双手摸稻活泥松土的,开始我们奇怪怎么去田里耘田不带工具,到了田头赤脚下田还是用双手摸的。时间近半年按工作步骤基本搞一段落结束,紧接第二批开展是往黄家店大队,工作组人员有变化,有新来的,组长赵长辉(原丽水地区林校),我任副组长兼搞材料,共有二十余位来自省属下来大学生和地、县来的同志。该大队纯属山区、生产队集中山多田少,离公社队部约五公里我经常与老赵组长往公社队部汇报工作情况进度。按照队部工作部署顺序进行,时值到了秋天,山上种的玉米成熟近收获季节,每个生产队在种植玉米的山上都搭上棚,晚上住在棚里防止野猪掰玉米。社员相互之间听到有野猪动声,大家从棚中出来手拿棍子困住野猪打,曾一次打了一双野猪一百多斤重抬回村庄杀掉按户分野猪肉,我与小张(诸暨本地人,是知识青年)搭伙在一户家里,劳动力好,有父、子、媳妇,他们分来野猪肉,我们也尝到野猪肉的味道。由于纯属山区玉米是家中主粮,早饭吃玉米糊,中、晚餐才吃到稀稠米粥配玉米饼。秋深不觉到了冬季,工作组工作按照队部工作步骤基本搭一段落回县休整。
翌年,即一九六五年过完了新年假期,按县组织通知参加本地区缙云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因跨县去也是由丽水地委组织统一安排人事,县里又从区、公社新调来的领导前后进驻五云镇、城北公社、城南公社、东方公社。我分配往城北公社队部、队长地区王森恩同志(林业局)、副组长兰玉琼同志(丽水县副县长),分配我往姓田大队工作组任组长,副组长陈忠新(碧湖新合公社社长),工作组人员有诸暨过来的知识青年也有本县来的农村知识青年,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干部共二十来人,队员团结、相互帮助,工作热情,每个生产队驻进一至二人。我们按照中央二十三条精神和队部具体步骤进行工作,在该大队生产上我们抓了农田基本建设如一片山陇田怕旱,干群呼声说有种无收,我们与干群商量兴修水利筑水库,工作组队员和村干群聚精会神靠人力一齐参加筑基砸地打夯。同时在该大队扩宽道路建设。一个上半年时间基本完成社教运动,紧接往城南公社(即现在东渡镇),我分配到胡村大队,是个纯山区、但一进村庄醒目地见到一座大会堂,听村干部介绍说他们这里山区有的是劳动力、集体经济有了一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村庄环境优美,中间一条河流,两岸房子是社员的住宅。工作队部设在城南公社、队长叶再熙同志,按照社教运动规律,步骤安排到年底。一九六六年春节过后我们又去缙云东方公社,该公社原来地区机关已在那里社教,只因有其他任务回机关,故再把县里的一部分人员调去接他们的工作,队部队长是占乃弘同志,我去接的是庐三大队,是个平原地区,劳动力充足生产搞得好并有多种经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和收入尚好,再经过几个月社教运动便搞一段落。与我们一起参加社教运动的队员们深感实践“三同”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和工作能力,收获不少知识,凯旋回归。